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早餐可食用蘿蔔榚、豆漿、炒 米粉與燙青菜,幫助疾病不惡化。 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生菜沙拉配燕麥奶,看似養生早餐,對糖尿病腎病變「共病」患者,卻是含有高鉀、高磷的「地雷」食物。營養師表示,糖尿病腎病變要注意低蛋白,限制攝取鉀、磷等,以免加速洗腎風險。統計顯示,台灣約有四萬名糖尿病腎病變患者,如果攝取過量蛋白質食物,或讓血糖不穩定、急速上升的高升糖食物,可能加重腎臟負擔,飲食控制非常重要。但台灣腎臟醫學會昨天公布對一百七十九名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飲食調查,發現八成患者飲食控制未達標準。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說,「早餐」超標最嚴重,如稀飯、燒餅油條、燕麥奶都上榜。調查發現,第一名的稀飯,屬於高升糖食物,常有患者吃過量血糖飆升;而健康的燕麥含高磷,生菜則有高鉀,都會加重腎臟負擔,不適合中後期腎臟病患者食用。他舉例,已確診糖尿病腎病變的張先生,每天趕上班,早餐都在外解決,無論中、西式早餐或便利商店速食,完全無法控制營養素含量,由於飲食未作調整、三高未獲改善,短短五年間,慢性腎臟病就從三期惡化到五期,面臨洗腎命運。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主任蔡玲貞表示,共病患者飲食控制,應掌握「低蛋白、低升糖、適量膳食纖維、適量不飽和脂肪酸」四大原則。例如中式早餐可食用蘿蔔糕與豆漿,或炒米粉與燙青菜等。也可適度補充營養品,避免超標。為解決共病患者的飲食難題,台灣腎臟醫學會、糖尿病衛教學會與營養師公會全聯會,合推「早餐指南」,供民眾索取,詳洽○八○○○三六六八八免費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