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爸談癌】保健食品醫師背書?

曹朝榮 |2014.03.14
2915觀看次
字級

文/曹朝榮

得到癌症,病人和家屬都很心急,思考常失了準頭,親友、媒體、雜誌、網路說得天花亂墬,常不假思索接受,容易受「道聽塗說」傳言或精美廣告迷惑,加上很難只單純接受具不確定性、不完美、又有極限的標準治療,認為多花點銀兩,該會有所助益。

十五年前我因舌癌開刀,不少熱心朋友送來各式各樣保健食品,盛情難卻,照單全收。但我從來就不相信這些沒有實證療效的保健、保養品,為了身體免於負擔,不得不辜負朋友的心意,完全沒有食用。

我從不奢望吞食藥丸、保健品就能有益健康,一步步努力做好均衡自然的飲食、維持適當體重,禁避菸、酒、檳榔,睡好、多活動、怡然自得的心態,才是我生活不二法則。

二個月前到超商買報紙巧遇病人,他說正在服用某保健食品,賣給他的朋友告訴他說我也有服用,言之鑿鑿,令我好氣又好笑。

二個星期前,另一位病人傳來保健食品的文宣廣告,竟然印有我替該產品背書文字,榮幸受到抬舉,但完全虛構,一派胡言。

香港腫瘤內科醫師莫錦樹在其新著《醫得喜,活得樂》中,就以「糖衣陷阱」來形容癌症的另類治療,「癌症病人猶如大海遭溺,見到一塊木板也會緊緊抓著不放。

不肖商人利用這心理弱點,胡謅一些似是而非的科學理論,把枯木好好包裝,加上幾個編造的見證案例,再標上很高的價格,病人趨之若鶩。糖衣陷阱四處皆是,小心小心。」莫醫師所言,臨床醫師應多有同感,診治的病人中定有不少亦深受其害。

癌症治療,對正常細胞、組織的傷害常為人所詬病,需好好思考的是,號稱能修復正常細胞、組織的保健、保養食品,是否也可能滋養癌細胞、幫助癌細胞修復呢?如此一來,花錢不但沒能買到好處,反而得不償失。

也有不少病人因為冀望保健食品出現「療效」,而拖延正規治療,讓癌症從可以治癒,惡化到不可治癒的階段,令人扼腕。

(作者為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