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廣才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真的嗎?有一個關於「功能固著」的心理實驗,給你一根蠟燭、一盒大頭釘、一包火柴,任務是要把點著的蠟燭固定在牆上,燃燒的蠟油不可滴到地上,怎麼辦?
九成的人會用大頭釘把蠟燭直接釘上牆,結果蠟燭會碎掉,就算勉強釘上,蠟油也會滴在地上;要不就是將蠟燭燒融一部份,想把它黏上牆壁,但蠟燭太重會掉下來,也行不通。多數人試過兩次就會放棄。其實很簡單,只要把裝大頭釘的盒子釘在牆上,再把蠟燭底部燒融一些,再黏在盒子上,這樣蠟油再多也不會滴在地上。大部分的人解不開,是因為他們沒想到盒子也能利用。
所以如果把大頭釘和盒子分開,給你一根蠟燭、一包火柴、一堆大頭釘、一個紙盒,那幾乎所有的人都能解開。
再來,看看獎勵會有什麼效果?如果對實驗者說,最快找到解答的前十名可以得到一百塊,第一名可得一千塊,會不會讓更多人解開?更快速解開?有獎勵應該有進步,對吧?錯,剛好相反,加了獎金,反而使找到解答的人數變少,解開的時間更慢,獎金加倍呢?結果是獎金愈大,效果愈差!為什麼會這樣?
錢會激勵你,但一有錢,任務就變成競爭。錢會讓你的腦力集中,精神集中,意志集中;但愈集中,就愈跳不出框框,心思全集中在蠟燭、大頭釘、火柴,想不到還有「紙盒」。
反過來,如果現在是把大頭釘、紙盒分開給你,那獎勵就有用;有獎金,解開的速度就會加快,獎金愈大,成績愈好,所以獎勵用在「創意」、「想像」的方面,不但沒用,反而會有反效果。但用在明顯容易,不用複雜思考的工作,獎勵就會有效。所以重賞之下,確有「勇夫」,但無法找到「謀夫」!
微軟在一九九三年開始一個網路的百科計畫叫「E n c a r t a」,這個計畫雄心萬丈,砸下無數的金錢、人力,可是成效呢?結果努力了十六年,終於在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關閉在日本的最後一站,正式宣布結束。那網路上從此就沒有百科了嗎?有啊,就是維基百科(W i k i p e d i a)。
維基百科與E n c a r t a完全相反,它號召全世界的網友來一起做夢,一起實現,所有參與的人都是義務,沒有一個人、一個字拿到一分錢。
結果呢?大家出於興趣、愛好,居然共同完成了以前要幾百年,傾國家之力才能完成的百科大夢。
所以如果家長還在跟小孩說,考一百分就給你一百塊,搞不好會適得其反,除非學校的功課都不需用腦。同樣的,長期以來的企業管理法則,重賞重罰以求績效,也已經過時了,因為現在的企業要面對的不是努力與否的問題,而是如何產生創意。用筷子吃小籠包很好用,但如果要吃牛排,就得用刀叉!(作者為格林文化出版社發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