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左)封筆四十六年後,以筆名「上官鼎」重出江湖,昨舉行武俠小說「王道劍」新書發表會,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右)出席支持。 圖/中央社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前行政院長劉兆玄變身武俠小說作者,原來他是封筆四十六年的「上官鼎」,重出江湖出版歷史武俠小說《王道劍》,八十八萬字足足寫滿三千張稿紙,文學造詣深厚,以王道劍描寫明代的歷史武俠故事,「武功」也不錯。
自喻已「金盆洗手」四十六年的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昨日發表歷史武俠小說《王道劍》,有意以文創角度創新突圍,同樣推展王道精神的宏碁董事長施振榮特地來站台,兩人暢談王道理念。
劉兆玄被問及《王道劍》是否隱喻政治,他說「歷史總是重複,似曾相識是不可避免」。不過他認為,過去王道思想不能施行,因為過去都是透過霸道達成,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主流思想是永續發展,不需要戰爭,而是以經濟、文化的力量作為後盾,這就是王道成為主流思想的時機點。
劉兆玄說,明代靖難之役出現新的歷史線索,成為他新作的骨幹。「寫作很多是臨時靈感」,劉兆玄說,有時太太叫他吃飯就停筆,吃完繼續寫,旅行就帶著一疊稿紙出門,想到就寫。他說,過了四十六年,對很多人間事看法不一樣,文字表達必然展現成熟度。
施振榮:王道創造價值
施振榮表示,他大學才開始讀武俠小說,一讀就著迷,他利用春節假期讀完《王道劍》,發現論述和他強調的王道精神很像,過去幾年他一直強調企業要永續經營,再深入了解中華文化,他也提出企業的王道精神。
施振榮表示,王道是創造價值,「台灣不缺人才只缺舞台,有心人士可以搭建舞台,提升台灣競爭力,自然可以創造更高價值、利益可以分享。」
劉兆玄指出,《王道劍》的靈感來自他二○一二年訪問福建寧德,見到數位在地文史工作者,聽到最新考古發現,明朝靖難之役後建文帝失蹤,這樁歷史大懸案有新結論,那些發現與證據作為歷史定論的依據似有不足,但從事文創來說就太豐富了。一位朋友提點他:「你要找人做這個故事的文創,何不自己寫一部歷史武俠小說?」
經十五個月後,劉兆玄完成這部全五冊的《王道劍》,這部有「實力」的王道主義,是劉兆玄從儒家思想中新的領會。
遠流出版董事長王榮文表示,劉兆玄寫《王道劍》寫了三千張稿紙,不可思議的是一張都沒揉掉,王榮文看到劉兆玄的手稿,不斷爭取版權,預計三月先和google合作賣電子書,四月推紙本書,未來有計畫發展一源多用的文創商機,可能拍成電影、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