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外食機會多,容易吃得太油或太鹹,過年期間難得在家用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周千欽營養師表示,年菜烹調,應選擇以清蒸、水煮、燉滷、川燙、烘烤、涼拌等方式,減少用油量;並且多利用蔥、薑、蒜、芫荽、九層塔等辛香料,或搭配枸杞、當歸、八角、花椒、迷迭香、孜然粉等調味料,以取代沙茶醬、豆瓣醬,讓料理變得更多元豐富。
象徵「圍爐」的火鍋湯底,通常富含高熱量,可以選用新鮮鮭魚頭取代排骨當湯底。鮭魚頭富含的EPA與DHA等ω-3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提醒痛風患者,可改用清水煮火鍋,減少普林的攝取。
佛跳牆一直是年菜裡不可或缺的「狠腳色」,不過一般料理出來的佛跳牆,往往跳脫不了高油、高熱量的包袱。周千欽建議,可改用干貝、海參、鮑魚、素魚翅等取代炸排骨、豬腳,加入芋頭、栗子與冬季盛產的冬筍、大白菜、菇蕈類與竹笙等,慢火煨煮特製「高纖佛跳牆」,另外,少一點芶芡,就能多一點健康。
還可將蘋果、奇異果、甜彩椒等蔬果切成丁,與新鮮蝦仁一起拌炒,捲入美生菜裡享用,也能成為一道清爽高纖的蝦鬆料理。
陪襯綠葉 健康關鍵
高麗菜絲、青江菜、綠花椰菜與胡蘿蔔,是年菜中常見的陪襯「綠葉」,通常容易被人忽略而「跳過」。周千欽營養師提醒,可別小看這些陪襯的蔬菜,蔬果中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且不含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可以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排便、降低血脂肪。
蘿蔔、花椰菜、包心菜、大白菜、小白菜、青江菜、芥藍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適量攝取可以預防大腸癌與乳癌的發生。這些蔬菜因含有豐富維生素C、E及多元化的植化素,如茄紅素、花青素、類胡蘿蔔素、類黃酮、有機硫化物等,能提高人體的抗氧化能力,調整免疫力。
【醫師叮嚀】
健康飲食過好年
每年農曆春節假期,總讓許多人期待不已,因為終於可以好好放鬆一下,盡情享用美味佳餚;但當年假過後,發現身上多了一團團肥肉,卻又開始懊悔不已。其實,肥胖事小,倘因飲食無度而傷害身體,才真是得不償失。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鍾鎮鴻指出,春節期間,正處於寒冷冬季,氣溫變化大,健康的人都可能感受到一些身體不適,何況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氣喘)患者,更容易因為天氣不穩定,引發血壓、呼吸系統變化,導致健康拉警報。
根據統計,春節假期至急診室求診的病患,以上呼吸道感染為首位,急性腸胃炎居次,心血管疾病的發作再次之。所以,年假期間,民眾更要正常作息、不暴飲暴食、不熬夜。運動前先暖身,早晚注意保暖,可避免許多併發症。
此外,由於年菜內容多半以高熱量的高湯或是進補食物為主,這些食物一旦吃過量,體內就會累積過多油脂,容易造成脂肪肝、動脈血管硬化及代謝性疾病,亦即罹患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的風險,都會顯著上升。
因此,家醫科醫師鍾鎮鴻提醒民眾,在歡度新春佳節的同時,應盡可能貫徹健康飲食原則,即多吃高纖和少吃高鹽、油和含糖食物,並避免或減少飲用高熱量的酒精和含糖飲料。期勉大家摒除飲食壞習慣,一起輕鬆健康過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