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能理解,毀滅性的戰鬥是奠基於對事實的無知」,GAPMINDER 網頁上自我介紹的第一句話就是這麼說的。GAPMINDER是一個不接受任何經費補助的非營利性事業,收集並運用如聯合國、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等等單位提供的數據資料,並且這些資料均提供免費EXCEL格式下載,當然也可以運用 GAPMINDER 網頁上所提供的動態統計圖來呈現,所謂動態的統計圖就是隨著時間演變而變化資料的一種呈現方式,可以讓死板的統計資料加上了時空動態的變化,而這種動態變化,可以更加深資料背後所展現的歷史縱深意義,若善用這一項工具,可以看到許多不同角度的觀點。當我們設定座標為平均每人GDP(購買力平價調整)和預期壽命,並且加上時間變化時,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八九五年日本佔據台灣時,台灣的平均每人GDP為九百四十六元(美金,以下同),日本統治期間最高達到一千九百八十二元,但是隨後的戰爭瞬即急速退到比接收前還少的六百四十七元。一九四五年中華民國接收台灣時,台灣的平均每人GDP就是六百四十七元,隨後五年快速增加到一千三百零四元,一九五零年由於韓戰爆發,受到國際局勢影響,平均每人GDP增加趨緩,直到四年後,也就是一九五四年中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以後,台灣平均每人GDP持續穩定的快速增加長達半個世紀,到二○一一年為止,台灣的平均每人GDP達到三萬兩千五百六十元(南韓兩萬五千七百九十九、日本三萬零五百九十三元)。另一方面,日本統治期間預期壽命從二十八歲提高到四十六歲,中華民國接手後到現在,則是從四十六歲到七十九歲,除了日本戰爭期間以外,一百年來台灣的預期壽命持續穩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