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都市計畫成護身符縱容違法忽視環境與安全政府應訂高標準規範輔導業者展現公權力
南投地檢署正積極偵辦清境農場的民宿涉違法者,主任檢察官林柏宏說,地檢署清查清境農場一百三十九家民宿,針對竊占國土與違反《水土保持法》部分,逐一偵辦起訴,其中,有些民宿蓋在五、六十度的陡坡上,看來怵目驚心;但南投縣政府祕書長陳朝旺說,清境農場的都市計畫通過後,當地一些違建民宿將可就地合法。
都市計畫通過,變成清境農場違法民宿的護身符,引來就地合法的質疑。
政府執行公權力,不該有姑息心理,否則養成違規者僥倖心態,無法杜絕竊占國土或違反《水土保持法》的行為,最終災難後果,將由全民承擔;難道真要將環境破壞到無法回復,才要痛定思痛嗎?難怪會引起各界批評。
連地檢署都呼籲縣府應先處理有立即危險建物,而非急著讓民宿業者就地合法,政府怎能讓違建民宿就地合法呢?若違建可透過都市計畫通過,取得合法地位,那麼,還有什麼是違規建物呢?
清境農場的土地既然大多是農牧區或林業用地,民宿以農舍名義興建,且擴建後,建蔽率大多超過五成。
違建是政府造成的,在發現難以收拾之後,才以「清境農場都市計畫」施行,讓原本屬於違建的民宿,可以就地合法,虧地方政府想得出如此「巧門」。
南投縣府只考慮到民宿業者的利益,卻無視滿目瘡痍的環境,一旦風災或水患發生,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將無法彌補。清境地區有龐大觀光商機,所以會有放寬標準的想法,但難免引發就地合法的質疑。若政府只為業者設想,卻忽視大眾安全與利益,再好的都市計畫都將大打折扣。
對於山區開發的規畫與限制,除了安全與永續發展外,更該訂定高標準規範,針對問題改善。政府必須輔導業者,分析利弊得失之後,嚴防違法民宿就地合法,以免扼殺生態環境。
無論如何,依法處理,是必須堅持的原則,才能夠展現政府公權力與維護全民安全的決心。
優客(花蓮縣/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