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最新調查指出,有五成三學生不知止痛藥每日服用上限,四成二不知飲酒或肝炎者服用消炎止痛藥會增肝損傷,顯示用藥知識不足。醫師臨床發現,有國中生吃止痛藥上癮,引發慢性頭痛,幾乎天天吞藥,直到被家人送醫。
衛福部食藥署與教育部昨舉行「止痛藥知道─全國學童用藥調查」記者會,針對國小到高中學生用藥知能和行為調查,發現他們頭痛或身體不適時,常服用解熱、鎮痛藥紓緩症狀,但止痛藥的風險少有人知道。
食藥署指出,課業壓力大,使得國、高中生「止痛藥成癮」比率愈來愈高。有三成一的國、高中學生會到藥局購買止痛藥吃;三成九不知道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引起腸胃不舒服;五成三學生,不知止痛藥含乙醯胺酚,成人每天不可超過四千毫克。
值得注意的是,七成七國、高中學生,過去一年曾有頭痛、牙痛、經痛、肌肉痠痛等經驗,五成八服用醫師開的止痛藥,三成一自行到藥局購買止痛藥,二成五吃藥局買的止痛藥不會看服用標示。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署君表示,曾收治一名國一學生,因課業壓力大,一緊張、頭痛就吃成藥,幾乎天天頭痛、天天吃止痛藥,家人陪同就醫,才知是止痛藥成癮。
王署君提醒家長,青少年濫用止痛藥的情形嚴重,不少是家長用藥習慣不良,孩子跟著學吃成藥。雖然,止痛藥的安全性高,但如果一個月內,超過四天以上頭痛,就應尋求專業醫師,積極找出病因,而非一味地服用止痛藥。
食藥署希望透過用藥教育推廣,幫大家了解使用止痛藥的風險,提醒民眾使用止痛藥須注意「五要」:要知風險、要看標示、要告病況、要遵醫囑、要問專業;以及「五不」:不喝酒、不併用、不空腹、不亂買、不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