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明年預算,發言人室編制高達七十三人,一年人事費六千多萬元,平均每人月薪超過六萬元。
當政府發言人制度成為各方批評的焦點時,所凸顯出來的其實是政府人力資源上的勞逸不均的問題,而這個長久存在的問題如果不想辦法解決,最後可能衍生更多的後遺症。
發言人應該是與民眾最密切的職務,但是我們可以仔細回想,在這麼多的發言人之中,有幾個是社會大眾所認識的呢?如果大多數的發言人都是民眾所不熟悉的,那麼這些發言人沒有發言的機會,又有什麼必要存在呢?
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政府的發言人大多是位階比較高的職務(行政院九職等以上高階文官有四十三人),如果真的所管轄的事務又相對的輕鬆,是否更驗證了「位高、權重、責任輕」的不合理狀況呢?
當大多數公務人員看到自己的發言人是如此的輕鬆時,恐怕會產生不平衡的心理,這對於公務員的士氣絕對是一大打擊。
希望政府可以重新調整發言人的制度,讓這些政府的化妝師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益,否則在還沒有任何貢獻之前,就成為各界批評的焦點,還會讓基層公務員感到不滿,那麼這樣的發言人將不是大家所樂於見到!
李坤隆(高雄市/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