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偏鄉學校面臨學生愈來愈少,連發展特色都因學童減少而「吃虧」,南化區北寮國小的舞龍隊原本是「九節龍」,現在縮水成「七節龍」,校長黃明章說,長龍變短龍競賽不容易勝出,現在轉型融入體育課程,訓練學生體適能,也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北寮國小舞龍隊今年參加台南市傳統藝術比賽,因龍身「縮水」,一度遭到裁判質疑,認為其他學校都是「九節龍」,唯獨北寮國小是「七節龍」,是否符合比賽規定。
校方緊急詢問舞龍教練林惠章,得到答案「九節龍」是競技龍,「七節龍」屬傳統龍,都符合規定,最後雖然順利出賽,但成績並不理想。林惠章說,競技龍可以變化更多招式,比賽較吃香,傳統龍的招式會受到限制。
林惠章指出,原本舞龍隊的編制,九節龍有九個學生舉龍,另一個舉龍珠,還有四個擊鼓,總共十四人;現在學生減少,龍也跟著「縮水」成「七節龍」,除七個舉龍的學生,鼓手只剩下一人,加上舉龍珠一人,成了九人迷你舞龍隊。
校長黃明章說,北寮國小兩年前開始發展「舞龍隊」,當時全校學生七十多人,現在僅剩五十三人,舞龍需要體力,選手以五、六年級學生為主;現在學校要求五、六年級生全都參加,且將舞龍隊排入體育課程中,轉型為以鍛鍊學生體適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為主。
舞龍等民俗技藝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這項措施原本是提供偏鄉孩子申請學校的優勢,也是吸引學生訓練民俗技藝的誘因,黃明章認為,偏鄉學生人數減少,幾乎每個學生都要下場,不像大型學校可以挑選手,更難在比賽時拿下好成績,讓偏鄉學校特色發展更顯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