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人類世」的警訊

 |2013.11.15
1832觀看次
字級

 二○○五年美國紐奧良卡崔娜風災、二○○九年台灣莫拉克風災、二○一二年美國紐約珊蒂風災、二○一三年菲律賓海燕風災;以上這幾個風災都是舉世矚目的毀滅型風災,導致成千上萬人傷亡、甚至百萬人撤離。從氣象上看來,未來這種超級颱風只有增加的趨勢,人類面對的將是一個更險惡無情的大自然。近年全球各地陸續發生巨大天災,每每造成國家型災難,需要國際馳援。國際救援行動固然顯示了人類互助的可貴,但從科學的觀點言,令人遺憾的發現,這些災難之所以發生,多是人為因素導致,也就是氣候變遷造成旱澇加劇。在氣候科學上,甚至出現了「人類世」(A n t h r o p o c e n e)的說法。A n t h r o p o c e n e一詞是二○○二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P a u l C r u t z e n提出,近年在科學界日益受到重視,引發更多討論與接受。其意義是,以人類出現在地球上開始,對地球地質造成的各種實際改變及因此產生的影響。



 在地球的演進史上,人們熟悉「上新世」、「更新世」等名詞;這些「世」的出現,都是因大自然因素使然,例如冰河、隕石、板塊運動等,造成地質條件全球性且明顯的變化,在地質歷史上自成一系。



 大自然導致的地質變化期,往往要幾百萬年才能形成一「世」,而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從舊石器時代的「智人」算起,才二十萬年而已,何以能形成一個「人類世」?推其原因乃由於人類的開發行為無處不見,小至台灣到處可見的山坡地開發,大至南美雨林的破壞,北極冰山的消融,都是人類行為對大自然系統的實質傷害。自工業革命、石油世紀展開以來,天文數字的溫室氣體排放,更造成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如今,各種超級風災的出現,就是大自然反撲的明證。「人類世」的說法,有跡可循。



 要警醒的是,地質上,一世的出現,就代表終有結束的一天,「人類世」會結束於何時,沒有人可以預測,但在其演變過程中,人類要遭受多少天災的苦難與折磨?這是一個想來就令人心驚的問題。台灣這樣一個大洋中的小島,天災的影響更不容輕忽。



 經濟部水利署的研究指出,在全球天災損失造成的風災、旱災、水災等天然災害的風險評估中,台灣的排名竟然高居第四名,只次於美國、日本、中國。和前三名比較,台灣的人口、面積、經濟實力都遠遠不如,承受天災的能力當然也不如,所要面對的問題也更嚴重。



 面對科學家的警語,台灣能做什麼?即使做了,又能扭轉或躲避全球性的災難嗎?這種說法是事實,卻太消極、也不負責。人生在世,不只求一己的生存、發展與享樂;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會導致「蝴蝶效應」,都會對旁邊的人或環境產生有形無形的影響。



 科學家提出「人類世」的理論,哲學家則思考面對「人類世」時的人生哲學。在面對「人類世」時,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都必須體認並力行節能減碳、減少物欲、降低開發,這一類節制的生活方式,盡可能落實永續的主張,給後世子孫一個可以生存的環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