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子化趨勢下,三年後大學入學人數將比今年減少五萬多人,許多大學將面臨招生不足的困境。隨著網路的發達,線上學習愈來愈普及,學生可從網路上學習國際知名大學傑出教授的課程,在國內外多重因素衝擊下,傳統大學若不及早因應,勢必走上關門的命運。
大學家數過多,部分大學已出現招生不足的現象。依中央研究院調查,十三年後,大約有四成大學會倒閉,大約是六十所,這是非常嚴肅的課題。然而,國內傳統大學所面臨的不只是少子化危機,還包括網路的衝擊。
破壞式創新大師、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指出,網際網路的普及是一種破壞式創新,不僅衝擊傳統媒體與出版業,傳統大學也面臨威脅。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已不教初級會計,因為楊百翰大學商學院教授教得太好了,學生可從線上課程向這位教授學習,而哈佛大學教授則教導更高階課程。
線上課程形成更大的競爭,教學不夠突出的教師,將被淘汰。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Michael Sandel)所開的課程「正義」,透過網路播放,在全球廣受歡迎,中國有逾二千萬人聽取桑德爾的課程;在南韓更透過全國電視台轉播,他到南韓演講,就像好萊塢巨星、NBA球星般的受到歡迎。各國年輕人,即使不出國,也可從網路上向桑德爾學習,這一切都拜科技普及之賜。
傳統上,大學不斷增聘優秀教授,增開新課程、興建新大樓並提供更好的研究設施,以此吸引更多學生,但學費也水漲船高。然而,近年來,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都開發許多免費線上課程,讓那些繳不起昂貴學費或者白天工作無法上大學的,透過線上課程學習,他們造福的不僅是本國學子,還包括海外學子。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質疑,「如果年輕人可以從網路上取得免費的大學課程,那麼傳統大學如何還能每年收取五萬美元學費?」
今年七月,美國全球管理學院與一家專門提供線上學習課程的桂冠教育公司合併了。克里斯汀生預期,未來十至十五年,全美末段班的傳統大學有許多會走上關門或被整併的命運。如果連美國的大學都免不了關門命運,那台灣的大學所面臨的情況更是險峻。
其實,網路帶來的威脅,也是機會。企業界經常抱怨,大學畢業生不符產業需求,在線上學習普及化的時代,商學院可以靈活應用網路科技,為企業提供量身訂製課程,協助企業開辦專屬大學,例如為企業開辦一周、一個月或三個月的短期課程,更符合企業的需求。
在大學、資訊氾濫的時代,許多資訊可以從網路蒐尋;因此,重點不在於你有那些資訊,而是你如何活用資訊。線上學習課程普及化,雖然威脅傳統大學,但如果傳統大學可以善用網路,開發新的線上學習課程,把危機變為轉機,將可以開拓更多的學生,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