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與書法】宋真宗‧〈汾陰二聖配饗銘〉

文/陳俊光 |2013.10.31
2080觀看次
字級
宋真宗趙恆,原名趙德昌,宋朝的第三位皇帝,由於太宗的庇蔭,他繼承了北宋日趨穩定的政治,及逐漸繁榮的經濟,在位的二十五年中,開創出一段太平盛世,史稱「咸平之治」。〈清明上河圖〉便是畫家張擇端將當時的繁華景象,如實地描繪下來的一幅長卷。

宋真宗趙恆,原名趙德昌,宋朝的第三位皇帝,由於太宗的庇蔭,他繼承了北宋日趨穩定的政治,及逐漸繁榮的經濟,在位的二十五年中,開創出一段太平盛世,史稱「咸平之治」。〈清明上河圖〉便是畫家張擇端將當時的繁華景象,如實地描繪下來的一幅長卷。

宋真宗喜好讀書,是一位有文學氣息的皇帝,著名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出自其手。他亦寫得一手好字,字體工整,上圖〈汾陰二聖配饗銘〉,即是他留下來的字跡。這是一件楷書作品,字體結構嚴謹,筆力遒勁而不失清秀,應是得自於歐陽詢的筆姿,但沒有「歐體」的勁險,卻蘊含著秀逸的書卷氣。

〈汾陰二聖配饗銘〉是宋真宗,於北宋大中祥符四年二月十七日親筆所書的銘文,計一千三百六十五字。內容記述其繼先代帝王「祀郊封禪」禮儀,率百官來到汾陰祭祀后土,帶著祭正則天下之心正的歷史自覺。文中所讚頌的「二聖」,即宋太祖趙匡胤及宋太宗趙炅的功德,將二聖配饗於后土祠受祀。

景德元年時,遼國率軍南下進攻,彼時宋真宗在宰相寇準的堅持下,北上御駕親征,宋軍在當時有利的形勢下,真宗因求和而簽訂「澶淵之盟」,這份合約影響了中國整個歷史,他的化干戈為玉帛,雖然使宋、遼百餘年間得以和平共處,但也留下了「武備皆廢」積弱的體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