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為,自己在小學時和同學相處的模式是最好的,但是升上國中之後,才知道原來我經營人際關係的能力一點都不好,想讓同學真正認識我,卻常常使誤會更加深,無意中與友誼失之交臂,讓我扼腕不已。
當被老師點名要當風紀股長時,我是萬分期待的,可是一星期、兩星期過去,班上的秩序還是無法改善,我覺得愈來愈力不從心,同學也愈來愈不聽我說的話,我總是要用盡全力吼叫,他們才會安靜下來。一天又一天,我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管秩序了,雖然有跟老師反映,但老師要我再試試看。然而,就連我自己都不敢想像要如何面對一個成天嘶吼不已的風紀股長。我真的一點形象都沒有了,這哪裡是我願意見到的呢?
於是我試了又試,用盡各種方式的訴求,試到後來,自己和同學起了衝突,在學校委屈的哭泣了起來,一直以來所累積的壓力,瞬間全都釋放出來了。
在淚眼婆娑之間,我意識到:一直要求別人有用嗎?是不是我該從自己改變起呢?我開始反省,想著自己所有的言行,有犀利的、有疾言厲色的、有權威的……我錯了嗎?設身處地的用「同理心」來看待自己和同學,心裡愈來愈明白了。
雖然到現在,我和同學的關係還不是很好,不過,我已經較能釋懷,也能用另一種心態來面對一切。
我知道自己脾氣不是很好,動不動就生氣,所以,我決定練習在生氣前先深呼吸,提醒自己千萬別意氣用事,不要因一時衝動賭氣,就說重話、擺臉色。如果要讓別人認同我,我就必須要先認同別人,放下之前對他們的不悅,重新認識他們。
或許我也不要那麼主觀,看到一個人的外表或最初的樣貌,就有先入為主的概念,而應該要先當個「觀察者」,慢慢熟知每個人的個性和做事情的動機,這樣,人際關係應該就會開始變好了。希望同學們能再給我一個機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