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開業診所醫師吳佳鴻指出,脖子髒髒的一條線黑如絨毛,看似洗不乾淨,卻洗不掉,這是黑色棘皮症,盛行率占減重門診病患百分之十五。
台大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吳佳鴻昨天發表「黑色棘皮症與相關危險因子之探討」表示,蒐集三百九十名診所肥胖病患發現,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有黑色棘皮症,疾病表現的特徵是脖子後方有一條明顯黑線,摸起來粗粗的,看起來像有暗沉的色素沉積。
國外文獻顯示,黑色棘皮症除了脖子後方,腋下、鼠蹊部、手肘或膝關節彎曲部的皮膚皺摺處也會有,不過從外觀而言,以頸部最容易觀察。
肥胖研究學會副理事長蕭敦仁說,黑色棘皮症絕大部分發生在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二十七的肥胖患者,這類患者腰圍、脖圍、血糖、血脂肪、罹患脂肪肝比例都比沒有黑色棘皮症患者高出許多。
蕭敦仁表示,此為肥胖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刺激皮膚增生所致,看過最嚴重的黑色棘皮症是一名十八歲的少女,因為肥胖,延伸到右臉頰後端整片。
吳佳鴻說,唯有積極控制體重、治療相關的代謝性疾病,才可讓皮膚重回健康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