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台南市自閉症協進會理事長陳淑惠,多年陪伴自閉症的女兒王詩怡學習,女兒念大學時,她為了教孩子,自己也花錢念了一百多個學分,母愛感動人。
王詩怡已二十六歲,外表像國中學生,清純可愛,「因為她沒煩惱,煩惱都在我身上」媽媽陳淑惠笑著說,但也道盡身心障礙者家長的辛苦。
陳淑惠平日熱心於自閉症協會會務,只要有活動,總能看到她帶著女兒出現,「自閉症孩子不能關在家裡,要多帶出來」,就像每個家長,期待孩子進步。
詩怡三歲時才被診斷出自閉症,陳淑惠說,其實孩子小時候就不對勁,會自己傻笑、自言自語,但一直以為是姐姐大詩怡五歲,互動不夠造成,確診後她來不及傷心,辭去工作,全心全意陪伴女兒長大,一陪二十多年。
詩怡小時候還沒有公費的早療服務,家中收入有限,陳淑惠自費把女兒送進早療機構,每天從台南接送到高雄,孩子上課她就在旁學習照顧。孩子念小學後,為避免影響學生上課,她不敢去陪讀,但又放心不下,總是早、中、晚探視,與老師、同學互動。
多年來自學不少治療技巧,對女兒的教養採取「逆向操作」,像小時候要教詩怡數學,就把孩子帶到吵鬧的麥當勞,讓孩子學習在吵鬧環境裡專心,孩子要念大學時,她認為許多身心障礙者都學電腦,工作機會有限,改讓孩子念生活科學系,即以前的家政系。
在媽媽幫忙下,詩怡四年就順利畢業,但至今還找不到工作,陳淑惠在家裡設「辦公區」,孩子每天都要模擬上班的樣子,她最大心願就是有一天孩子自立,不必再陪在孩子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