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女兒欣賞「國慶焰火暖身秀」,妻子帶女兒前去購買飲料,沒想到先生卻在妻女離開不久後倒地猝死。秋冬季節來臨,早晚氣溫變化大,容易因為血管收縮而導致心血管的疾病發生。
英國的研究發現,秋冬時節,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比其他季節高出百分之二十五,低溫時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凝血增加與血液循環不良等生理變化。因此,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肥胖、缺乏運動等高風險罹病患者,應該特別注意保養。
一、遵照醫囑定期服藥
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不可突然減量或自行停藥。高血壓患者更應每日測量血壓,以確保控制良好。
二、均衡的飲食
減少鹽分的攝取,烹調時多採用清蒸、水煮等較清淡的方式。減少攝取咖啡及各種空熱量(即擁有高卡路里、低營養素)飲料,例如可樂、汽水等;攝取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或穩定血壓血糖的全穀物(如燕麥、糙米);多攝取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蘋果、西洋芹、木耳、十字花科蔬菜的花椰菜、甘藍菜等,皆可幫助降低血膽固醇。
三、改變生活型態
運動是有效且簡單的方式。美國的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建議,只要每天進行三十分鐘的有氧運動(游泳、慢跑、快走、騎腳踏車),就可以常保心血管健康。
四、攝取利於心血管之保健食品
兒茶素、納豆、紅麴及Q10等都是很好的健康食材,可以諮詢醫生或專業人士後食用。
兒茶素可降低膽固醇,納豆則是深受日本人喜愛且長期食用的養生食物,特別是納豆菌所生產的納豆激酶,可縮短血栓溶解時間,對造成中風、心肌梗塞的血栓纖維蛋白具有絕佳分解能力,並可幫助改善血液循環。
而紅麴在中國千年前即有應用於釀酒及烹調食物的記載,爾後日本遠藤章教授自紅麴菌培養液中分離出膽固醇合成抑制劑,並證實具保健功效,此外,還可幫助調降血壓,並提升有益健康的高密度脂蛋白。
早晚已開始有涼意,除注意保暖外,適當飲食並遵循少鹽、少油、少糖、高纖四原則,維持運動習慣,定期接受身體健康檢查,以維護最佳生活品質。
(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