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一個文化夢想 十年經營彰化學 林明德 |2013.10.16 語音朗讀 35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日治作家王白淵與翁鬧書影 彰化學叢書書影 古典文學家書影 新詩作家書影 傳統戲曲書影 人間國寶 施至輝老師 萬能錫鋪代表作,四大天王之一增長天王。 鳥瞰修復後「意樓」慶昌行屋群。圖∕李昭容意樓的圓窗與楊桃樹。繪圖∕施並錫1980年,聚英社館主王崑山於鹿港龍山寺彈奏南管。圖/呂錘寬 一九八○年代,後殖民思潮蔚為趨勢,台灣社會受到波及,主體意識逐漸浮起,社區營造成為新觀念。於是各縣市鄉鎮紛紛發聲,編纂史志,以重建歷史、恢復土地記憶,有志之士更是積極投入研究,而金門學、宜蘭學、苗栗學、……相繼推出,一時成為顯學。 這些學術現象的醞釀與形成,我曾經直接或間接參與其事,對當中的來龍去脈自有某種程度的了解,也引起相當深刻的反思。基本上,對各族群與地方的文化(包括人文、社會、自然等科學)進行有系統的挖掘、整合,並以學術觀點加以研究,以累積文化資產,恢復土地記憶,使之成為一門學問,如此才有資格登上學術殿堂,取得「學門」之身分證。 一九九六年,我從服務二十五年的私立輔仁大學退休,獲聘國立彰化師大國文系,此一逆向的職業生涯,引發我對學術事業的重新思考,在教學、研究之餘,雖然繼續民俗藝術的田野調查,卻開始規畫幾項長遠的文化工程。 發現彰化之美 一九九九年,個人接受彰化縣文化局的委託,進行為期一年的飲食文化調查研究,帶領四位研究生進出二十六個鄉鎮市,訪問二百三十多個飲食點與十多位總舖師,最後繳交三十五萬字的成果。當時,我曾說:「往昔,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符碼;今天,飲食文化見證半線的風華。」長期以來,透過訪查、研究,我逐漸發見彰化文化底蘊的豐美。 彰化一帶,舊稱半線,是來自平埔族「半線社」之名。清雍正元年(一七二三),正式立縣;四年(一七二六),創建孔廟,先賢以「設學立教,以彰雅化」期許,並命名為「彰化縣」。 在地理上,彰化位於台灣中部,除東部邊緣少許山巒外,大部分為平原,濁水溪流過,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稻米飄香,夙有「台灣第一穀倉」之美譽。三百多年來,彰化族群多元,人文薈萃,並且積累許多有形、無形的文化資產,其風華之多采多姿,令人目不暇給。 二十五座古蹟群,詮釋古老的營造智慧,各式各樣民居,特別是鹿港聚落,展現先民的生活美學;戲曲彰化,多音交響,南管、北管、高甲戲、歌仔戲與布袋戲,傳唱斯土斯民的心聲與夢想;繁複的民間工藝,精緻的傳統家具,在在流露生活的餘裕與巧思。 而人傑地靈,文風鼎盛,舊新文學引領風騷,而且成果斐然;至於潛藏民間的文學,活潑多樣,儼然是活化石,訴說彰化人的故事。 啟動彰化學 這些元素是彰化文化底蘊的原姿,它們內聚成為一顆堅實、燦爛的人文鑽石。三十年,我親近彰化,探勘寶藏,證明其人文內涵的豐饒多元,在因緣具足下,正式推出「啟動彰化學」的構想,在地文學家康原,不僅認同,還帶著我去拜會地方人士、企業家。 透過計畫的說明、遊說,終於獲得一些仕紳的贊同與支持,為這項文化工程奠定扎實的基礎。 我們先成立編委會,擬訂系列子題,例如:宗教、歷史、地理、社會、民俗、民間文學、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傳統建築、傳統表演藝術、傳統手工藝與飲食文化,同步展開敦請學者專家分門別類選題撰寫,其終極目標是挖掘彰化文化內涵,出版彰化學叢書,以累積半線人文資源。 原先預計每年十二冊,五年六十冊(二○○七~二○一一),不過由於若干因素與我個人屆齡退休(二○一一),不得不延後,而修改為十年,目前已出版四十餘冊,預計兩年後完成。這裡列舉一些「發見」供大家分享: (一)民間文學系列: 《人間典範全興總裁》,由口述歷史與諺語梭織吳聰其先生從飼牛囝仔到大企業家的心路歷程,為人間典範塑像;《陳再得的台灣歌仔》守住歌仔先珍貴的地方傳說,平添民間文學史頁;《台灣童謠園丁──施福珍囝仔歌研究》,揭開囝仔歌的奧祕,讓兒童透過囝仔歌認識鄉土、學習諺語、陶冶性情。而鹿港民間文學的活化石──黃金隆的口述歷史,是我們還在進行中的計畫。 (二)古典文學系列: 《台灣古典詩家洪棄生》、《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台灣末代傳統文人──施文炳詩文集》三書充分說明彰化的文風傳統,與古典文學的精采。加上賴和的漢詩研究……將可使這一系列更為充實。 (三)現代文學系列: 《王白淵‧荊棘之道》、翁鬧《有港口的街市》、《錦連的年代──錦連新詩研究》、《生命之詩──林亨泰中日文詩集》、《給小數點台灣──曹開數學詩》、《親近彰化文學作家》……涵蓋先行、中生與新生三代,自大清、日治迄今,菁英輩出,小說、新詩、散文傑作,琳瑯滿目,證明了在人文彰化沃土上果實纍纍。 值得一提的是,翁鬧長篇小說的出土為台灣文學史補上一頁;而曹開數學詩綻放於白色煉獄,與跨越兩代語言的詩人林亨泰,處處反映磺溪一脈相傳的抗議精神。 (四)藝術美學系列: 《南管音樂》、《北管音樂》、《彰化縣曲館與武館Ⅰ~Ⅴ》、《彰化書院與科舉》、《維繫傳統文化命脈──員林興賢書院與吟社》、《鹿港丁家大宅》與《鹿港意樓──慶昌行家族史研究》,前三種解析戲曲彰化這一符碼,尤其是林美容教授開出區域專題普查研究,為彰化留下珍貴的文獻資料。 書院為一地文風所繫,關係彰化文化命脈,古樸建築依然飄溢書香;而丁家大宅、意樓則是鹿港風華的見證,也是先民營造智慧的展示。即將出版的賴志彰傳統民居、李乾朗傳統建築、陳仕賢的寺廟與李奕興的彩繪,必能全面的呈現老彰化的容顏。 這套叢書的誕生,從無到有,歷經十年,真是不尋常,也不可思議,它是一項艱辛又浩大的文化工程,也是地方學的範例,更是台灣學嶄新的里程碑。 非常感謝彰化師大與台文所的協助,全興、頂新、帝寶等文教基金會的支持;專業出版社晨星,在編輯、美編上,為叢書塑造風格;以及書法名家也是彰化人杜忠誥教授,親自以篆書題寫「彰化學」,為叢書增添不少光彩,在此一併感謝。 叢書的面世,正是夢想兌現的時刻,謹以這套書獻給彰化鄉親,以及我們愛戀的台灣,這是我與康原的共同心願。 前一篇文章 【法華經‧如來神力品1】 如來神力本品的 生起與題名 下一篇文章 【帝王與書法】宋太宗與〈淳化閣帖〉 上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3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4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5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6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7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8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9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10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藝心語】點心【遊藝筆記】一騎紅塵妃子笑:唐宋荔枝(上) 【翰墨天地】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寬鼎畫語 】歲寒三友【走讀城鄉】孫運璿紀念館 由安身之所到立命之處【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的體質調查(下) 作者其他文章人間百年筆陣 蛻變─台灣讀書風氣的觀察人間百年筆陣 凝神攝影荷傳奇人間百年筆陣 書香門第在溪州人間百年筆陣 種樹詩人的終極關懷人間百年筆陣 建構地方學的一些思考人間百年筆陣 台灣廟宇建築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