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台灣臍帶血銀行過度商業化,許多廣告標榜「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訴求,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每個人一生中使用臍帶血進行自體移植的機率僅二十萬分之一。消基會呼籲政府應積極補助、建置全國性的公益臍帶血網路,強化公益臍帶血庫,讓民眾將臍帶血捐至公益血庫,有需要者可以提領、進行配對,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行人陳智義表示,受到廣告強力放送的影響,許多民眾都認為臍帶血在關鍵時刻就可以保命,但根據醫學文獻記載,大多數成功的移植案例卻多是「異體移植」。目前臍帶血只能治療地中海性貧血、白血病或罕見疾病等,包括神經修復、皮膚再生或器官再造,法令全都不准。
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說,臍帶血能夠互相配對,替自己儲存臍帶血在科學上的意義不大,反而公益性的臍帶血庫,可以讓更多病患得到更多的醫治和救治機會。呼籲政府,未來要朝向成立類似捐血中心的「公營臍帶血血庫」,讓大家都把臍帶血捐到中心,有需要的病人再去比對、提取,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