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現有二百六十三萬名六十五歲以上高齡人口,每十人就有一名老人,醫師與照護專家指出,要預約圓滿老年,達到「健康老化」而非長期臥床的處境,為人子女須掌握爸媽健康,做到發現和預防、照顧、善終三大「待辦事項」。
台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預計二○二五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熟齡人口將高達百分之二十,到了二○五○年,台灣將一舉超越日本,成為世界最高齡的國家。照顧長輩責任,可說是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四、五年級生近年來最大的重擔。
《康健雜誌》副總編輯張曉卉,出版《牽爸媽的手,自在到老的待辦事項》一書,整理為人子女應做的「三件待辦事項」:第一是發現和預防,學會判斷關鍵徵兆,掌握爸媽健康狀況;第二是照顧,未雨綢繆,照顧爸媽有預備;第三是善終,為爸媽安排有尊嚴的人生九局下,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DNR),預先為晚期醫療做好規劃。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黃勝堅醫師說,據統計,台灣近九成老人家有慢性病,近兩成日常生活功能有困難(失能),照顧年邁父母,成為許多人最切身的責任與重擔。臨床常見許多家庭因缺乏長輩照護概念及知識,當遭逢長輩失能、失智時,因無妥善安排與預備,家庭頓時陷入困境。
天下雜誌群昨舉辦新書分享會,邀請該書幕後推手總統夫人周美青參加,周美青代表中國商銀文教基金會,透過贈書儀式將此書贈予熟齡照護相關單位;在黃勝堅醫師說明DNR的重要性後,周美青與天下雜誌群董事長殷允芃、康健雜誌總編輯李瑟,共同響應簽署DNR,同意將此意願加註於健保IC卡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