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與魚】詩詞中的眷念銀飾裡的流年——那些飛天 文/胡建君 時報文化提供 |2013.10.01 語音朗讀 17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羽人天使,胡建君藏。東方的飛天與西方的天使有異曲同工之妙。飛天是佛教的形象,是供養佛的天人;而天使是西方如基督教中代表聖潔、良善的上帝的使者。 這件手鏈約是十九世紀四○年代美國古董首飾。文與圖/胡建君 時報文化提供 清末老銀鳳凰扣飾,胡建君藏文與圖/胡建君 時報文化提供 清代老銀累絲嵌琉璃「鳳舞九天」帽飾,胡建君藏。 累絲,為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是將金銀拉成細絲,然後將其編成辮股或各種網狀組織,經盤曲、掐花、填絲、堆壘等工序精製而成。 此件累絲鳳鳥脖頸處還鑲一琉璃。 文與圖/胡建君 時報文化提供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有四種文化流傳最廣、輝耀古今,即希臘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這四種偉大的文化竟在同一個地方赫交匯過,這就是──敦煌。 敦煌是神駐之地,十六國時樂僔和尚西去求法,路過此地,發現鳴沙山上有普照的佛光,遂在此開鑿了第一個石窟。而敦煌壁畫中無處不在的飛天,在洞窟創建的同時就出現了。 我們在一個大風的日子抵達敦煌。在樊景詩院長和徐建融先生的帶領下,彷彿在遠古的時空中穿梭。從魏晉南北朝走向隋唐宋元,幾乎每一窟都有飛天。這些天龍八部之中最快樂、最長袖善舞的天神們,棲身於花叢、飛翔於天宮,遊走在大型經變畫、說法圖中,藏身於窟頂藻井、佛龕、四披之上。想到張大千曾經零距離地描摹過那些夢一般的形象,著實令人羨慕。 飛天有著最美的身體和舞姿、最輕鬆自由的精神和力量,一剎那彩雲飄浮,香花紛落,一剎那又捲起漫天的黃沙迎接我們。 在風停沙靜的鳴沙山上,我們分明聽到絲竹管弦的聲音,那些手持著箜篌、琵琶、橫笛、豎琴的飛天,從不曾遠離。一隻腋下血紅的沙漠蜥蜴好奇地停下來、斜視著我們。我赤腳走近牠,俯身按下快門之後,牠搖曳著長尾,穿過一片荊科植物叢,倏忽而去了。那樣體迅飛鳧、飄忽若仙,直讓人懷疑牠也是飛天的化身。 我還曾到過河南的鞏義石窟,見過那些身形清瘦而造型圓滿的飛天。那是北魏皇家開鑿的大型石窟之一,是帝后禮佛的場所,如今人跡罕至。 我尚記得第一眼看到那些飛天的驚喜。尤其是第三、第四窟中的飛天,有著明暗的光影,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身下圍繞著古拙而精美的裝飾紋樣,如雲彩,似水波。那種若行若止的遠古的完美,彷彿與〈洛神賦圖〉同出一脈。 鞏義處中原腹地,黃河與洛水於此間交匯。當年失意的曹植抱著甄妃生前的金縷玉帶枕,途經洛水,夜宿舟中,遙見甄妃凌波而來,一驚而醒。無限唏噓間,便就著蓬窗微弱的燈光,寫下了那篇千古傳頌的〈洛神賦〉。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的洛水女神從曹子建的文字中走出;神釆畢現於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中,飄遊在那些意象稚拙的驚鴻、游龍、荷花、山水之間;又影印在鞏義石窟的龕楣、平棋之上,如一聲亙古飄揚的嘆息,那麼遙遠,不可追尋。 機緣巧合,突然有了與飛天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若干年前,受汪大偉院長指派我和王瑛為海南三亞大佛繪製長廊的飛天壁畫。更加巧合的是,在敦煌、龜茲、鞏義、龍門、麥積山……每一個到過的有飛天的地方,都是與王瑛同行。 三亞灣的細沙和鳴沙山上的一般幼細,我們赤腳埋在沙中,長夜不寐地在海邊回憶那些飛天的造型。最後我們選擇了敦煌榆林窟的飛天形象稍加變形。那是五代的洞窟,圖案性和裝飾性較強,便於雅俗共賞。我首先畫的是獻花飛天和擊鼓飛天。香花飄浮、祥雲流轉中,她們胸飾瓔珞、臂佩鐲釧、腰繫長裙、赤腳外露,那凌空飛舞的巾帶幾乎是身長的三倍。 朵雲軒的黃狼柳葉筆,在熠熠的蟬翼宣上拖出賞心的長線條,那施於紙面的沙沙聲,彷彿飛天的裙裾輕輕拂過。時空流轉,歲月靜好。 前一篇文章 【隨花集‧紅樓夢】 專情的眼淚──賈薔的藝術形象 下一篇文章 【書畫小常識】畫扇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5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6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7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8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9【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10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島嶼拼圖】關西分駐所所長宿舍 【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特展】飛天藝術【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下)【優游藝林】屬於梵谷的亞耳【書藝心語】給人留餘地 作者其他文章【飛鳥與魚】詩詞中的眷念銀飾裡的流年 ——有兔爰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