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結構上的不信任

 |2013.08.18
2256觀看次
字級

文化部長龍應台日前表示,身為作家,讀者對她有基本的信任,她習慣被信任及信任別人。入閣以來,她最大震撼和訝異是,現在社會氣氛不是這樣,已產生「結構上的不信任」。她說,先不論政府做得好或不好,政府跟社會、媒體跟社會,「那種信任的關係,幾乎蕩然無存」。

龍應台所擔憂的「結構上的不信任」,固然是從文化部角度來說,但她所談私部門跟政府部門,及機構之間結構上的不信任,也能擴大來看整體政府部門與社會之間、執政黨與在野黨之間的關係。

以國是會議來說,蔡英文日前提議「不設前提,召開國是會議」,引發黨內紛爭後,改口希望府先宣布停建核四。馬總統一貫強調不預設前提,於是說「國是會議不必開了」,蔡英文則又重砲回擊。

國是會議開不開,各方有不同看法,冠上「國是會議」之名未必就是萬靈丹,民進黨堅持「必也正名」,看不出解決國家大事的誠意,難怪蔡英文被認為其實是在為二○一六年再投入大選「凝聚能量」。

民進黨內不同派系、世代間的角力,也互有不信任感。以兩岸議題來說,現任縣市首長或有再度執政全國企圖者,大都主張兩岸交流。而已與執政無緣者,則仍挺扁保台獨。陳水扁日前重新入黨,呂秀蓮說完全符合、尊重黨的規矩,希望不要再有雜音了。陳水扁也是不再有政治前途的人,卻仍說三道四,對他來說,即使台灣成為廢墟,他也要保住台獨旗手的「歷史定位」。

談結構上的不信任,近日埃及血腥鎮壓是明顯例子。推翻穆巴拉克後,民選的穆希總統未能珍惜人民託付,在政府中大肆擴張穆斯林勢力,他及所屬的穆斯林兄弟企圖將把社會宗教化,導致民主倒退、經濟走樣。軍方干政,強行罷黜穆希,也是假民意之名,奪取民主選舉的果實,這是擁穆希群眾不斷抗爭的根本所在。陳水扁同樣未能珍惜人民託付,導致兩岸關係倒退,台灣經濟低迷,內政紊亂,最後自己鋃鐺入獄,與穆希下場近似。

埃及推翻穆巴拉克的茉莉花革命,示威者大多是相對年輕、西化、熱情、使用網路和手機的男女;最近的穆斯林兄弟會示威中,群眾則多是中年以上、傳統、戴著伊斯蘭帽或頭巾的人,他們有武裝,並四處攻擊基督教堂。這兩類不同的群眾結構,生活處境不同,思維和關注的方向也大不相同,可見埃及顯然有更深的「結構上的不信任」。

茉莉花革命後,數十年的民主期待只換來穆希的專橫統治及經濟萎縮,民眾自然對穆希反感,但軍方以武力罷黜民選總統,使民主的花朵初綻放就凋謝,則是埃及悲劇的開端。

台灣有民主制度,人民用選票改變執政黨;埃及則變成人間煉獄。但台灣的民主還不夠成熟,國會的運作仍如「街頭戰」,主要杯葛手段是霸占主席台、推擠或抗議、退席等方式,來阻擋不同意的法案,表示對立的立場。

當今台灣許多有爭端的議題,大都被「兩極化」,用二分法來思考,陷入無法求得共識的泥沼。我們真心期盼朝野誠懇對話,雙方都不要給對方出難題。唯有卸下不信任感,問題才有可能解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