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國道七號與綠色城市

 |2013.07.31
3786觀看次
字級

交通部國道工程局規畫興建的「國道七號高雄路段計畫」,日前經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初審「建議認定不應開發」。國工局和高雄市政府異口同聲對這項結果表示遺憾;如最後作成「不應開發」的結論,國工局認為將嚴重衝擊高雄市的經濟建設;高雄市政府則擔心,未來興建完成的洲際貨櫃中心和自由貿易示範區新增的大型車輛,將使市區道路難以負荷。

台北市在二十多年前即已規定,除深夜時段以外,禁止大貨車以上車輛進入市區,在台北市,人們較少感受大車從旁駛過的壓力。但高雄市區卻有些路段隨時都可行駛貨櫃車、聯結車,常見大車與小車爭道,險象環生,尤其是從小港機場至中山高速公路終點之間的中山路,更是驚險萬狀。多年來,高雄市民都希望能夠興建國道七號,從高雄港開一條專用道路讓貨櫃車直達高速公路。

開發與環保是兩難的選擇,環境影響評估是折衝兩難的工具,開發的過程有人受惠、有人受害。國道七號的環評案中,交通部國工局和高雄市政府都支持闢建,認為這是促進高雄經濟建設所必須。但有民眾反對,擔心完工後會帶來空氣汙染及破壞候鳥的棲息地。本案的初審專家學者,不認為有興建國道七號的必要性,則是經過綜合評估後的結論。

工業城的高雄,未來將往哪裡去?日本北九州、美國匹茲堡或法國魯爾區?這些城市都有將工業城改造為綠色城市的成功經驗;高雄市政府在研訂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策略時,也曾參考過部分外國工業城市的經驗,但每個城市的條件不一樣,高雄市得找出自已的路子。高雄市近年來在文創產業確實做出一些成績,但這些成績可以發展到何種程度,能替代多少工業?有多少勞工可以順利轉職到文創產業?尚有待評估。

高雄市區目前充斥大型車輛,本來就不是正常都會區應有的現象,不能因為政府以往的怠惰、市民習以為常,就讓不應有的現象繼續存在。高雄市最近在推動的洲際貨櫃中心、自由貿易示範區、軟體園區等計畫,已有別於傳統工業型態,開始偏向服務型或高科技的產業,但其對交通的需求仍甚龐大,如果政府未能設計出一個有效的疏導策略,勢必限縮洲際貨櫃中心或自由貿易示範區的發展。

高雄市目前最重要的事不是把汙染產業趕出高雄,把生產工廠趕出高雄只是以鄰為壑,而是要嚴格要求減少汙染。在環境涵容能力下,迫使汙染工廠搬到別的縣市或國家,除了有違環境倫理,還會帶來失業的問題,並非良策。

高雄是一個陽光充足的好地方,也是工業汙染最嚴重的地方;高雄人需要的就是乾淨的空氣和水源,再加上充分的就業機會,這才是高雄市政府和諸位環評委員應思考的重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