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揚州,我毫不猶豫地把剩下的兩天假期給了南京,雖然臨出門前,去過南京的一個女性友人說,她覺得南京不好玩,整個城市感覺上舊舊的,殊不知這正合乎我的心意;長年沉浸在中文系的領域,我對於這個舊名金陵的六朝古都風采,有著一睹究竟的強烈想望。
由於初訪,我對短暫兩天的行程規畫,沒有太大的主意;多次到訪南京的先生於是請了當地的好友穎文來幫我們。他問我們想看些什麼?我跟他說想看些「舊」的東西,於是刪去了遊覽費時的中山陵、明孝陵,他幫忙規畫了一份讓人期待的路線:江寧織造府、瞻園、夫子廟、江南貢院、秦淮運河、棲霞寺、雞鳴寺、總統府舊址等。
穿過了壅塞的車陣,我們好不容易進入南京市,穎文已等在南京圖書館的停車場,他說原本要安排我們去參觀雲錦研究所,但因我在信中跟他表明優先想看剛修整完、新開幕的江寧織造府,於是他帶著我們前往那裡,並情商了一位導覽人員講解。江寧織造府原是清代江寧織造的官署,乾隆下江南時,曾以此地作為行宮,它另外一個為人所知之處,乃是曹雪芹的祖父和父執輩都曾在此任職過,曹雪芹小時候也在此生活過。然而,原來的建築在太平天國之亂毀於戰火,目前在原址重建的江寧織造府,是由建築師吳良鏞先生重新設計的。
我隨著導覽人員走進裝修新穎的館內,看到一個紅樓夢展區以及一區一區展示的服裝,這似是一個現代的服裝博物館,我忍不住道出心裡的疑惑:「我想看的是江寧織造府啊!」導覽人員回說:「這裡就是啊!」我納悶說:「我要看的是舊的織造府或機器。」
「沒有了,都燒掉了!」
離開織造府,接著前往「瞻園」,遊過了揚州的徽商私園「園」,我對於有江南四大名園之一的南京「瞻園」是充滿期待的,尤其它又曾為官宦之園。然而,或許是暑氣之故,園中的水榭缺水,而從相機的鏡頭望出,鄰近都是現代樓房,視覺突兀,按在快門上的手幾度頹然放下。
到了夫子廟前,更見四處的人群,江南貢院閉門整修,不想擠在遊人之間,索性找了家麥當勞喝咖啡、歇歇腿,然後遠眺運河,遙想舊時的「秦淮河燈船之盛」情景。我心想,「南京哪裡舊?連烏衣巷都新得很!」因為全都重新整修過。或許想像中總是充滿思古幽情吧!但我們夜宿的旅店卻有一個美麗而懷舊的名字「鳳凰台」。
隔天我們前往棲霞寺去看星雲大師當年在此讀書的場景,以及大師的師父志開上人的塔,知客跟我們講述棲霞寺悠久的歷史,談到過往在南京宏法的許多高僧大德,我信口問:「金陵刻經處還在嗎?」一旁的穎文說「在啊,在淮海路。」由於緊接已安排好前往雞鳴寺參觀,晚上又有當地朋友要請客,無法再排進新的行程。我央求穎文,明早去機場之前,可不可以讓我前去看一下,十分鐘就好。
我知道近來南京塞車情況嚴重,加上要趕飛機,能不能前往金陵刻經處不是我能決定。原本我只在近代佛教發展史上讀到的楊仁山居士和他創辦的金陵刻經處,以及近代許多知識分子和著名的大師都曾在那裡就讀過的祈洹經舍,如今歷史的場景卻在我的面前鋪展開來,只是我不知能否有因緣一睹當年的榮景,我既期待又微微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