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人

郁思 |2013.07.17
1417觀看次
字級

我在小鎮的國小只教了一年書,是我師範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跟兩位同事的交往比較密切。一位離開後沒再見過面,一位一年見一次,也只維持了三年。往後歲月,在塵世裡忙忙碌碌,日子是一張密密縫製的網,沒有讓兩位舊時人擠進來的空隙。

五十多年過去了,風吹雨淋生活的網有了漏縫,流逝的歲月過濾了塵俗,擁有一份回憶的閒適,兩位舊時人以年輕的容顏,施施然走進了我年老的生活。

素淨清明的月色

素月是個極平常的名字,像素卿、素玉、素女,台灣很多女性的名字裡都有一個素字。

如今回想起素月這名字倒是有些不尋常的,素淨清明的月色。而素月這人像她的名字,質樸清麗。她像深山裡一潭幽靜的湖水,空氣中感覺不到她,人群裡注意不到她。

學校另有一位年輕女老師,臉面彩色繽紛,身材婀娜多姿,穿著半高跟的皮鞋一步一蓮花走進辦公室;晴朗的天色也像閃進一抹霞光。辦公室的人都抬眼看她,她一邊低頭拉開辦公桌前的座椅,一邊微笑點頭跟大家問好。

素月卻是貓兒般的輕巧出入。她穿著布料或是塑膠之類的鞋底,行走沒有一點聲息。長長的臉細細的眼厚厚的唇,鼻子長而挺。分開看除了鼻子,沒有一樣合乎美的標準。但是她臉上的組合有一股貞靜婉約的神情,淺淺一笑一股甜美像蜜一樣的漾開來。她輕聲慢語的話音裡,有一分天生的靜好。這些在當時都被我年輕不經事的視力蒙蔽住,覺得素月就跟我一般,是個平常的老師。而今歲月如流水,一波波洗開我當年的膚淺。那時對那位美麗的女老師常投以羨慕的眼光。

我家住台北,每天搭公車到小鎮上下班。怕擠車遲到總是坐早班車到學校。老工友替我開校門。學校大禮堂有唯一的一台鋼琴,我就去彈些讀師範時風琴課學得的簡單兒歌打發過早的時間。

有一天素月走進來拍拍我的肩膀,遞給我一本琴譜說,妳喜歡彈琴,這本琴譜上都是好聽又簡單的曲子,妳練習看看。說著就坐在我旁邊,翻開本子彈起一首現在我還記得叫〈流水〉的曲子。她修長的十指在琴鍵上如迎風開展的布簾,悠然起起落落,揚起優美的琴音。一頭齊肩的長髮隨著高低聲調搖擺著,一臉輕快的笑容,泛開一分孩童純真的喜悅。

我挑選些曲譜裡比較簡單的曲子練習。素月偶爾經過會進來給我些指點和鼓勵,或者示範的彈一兩首曲子。

我們見面也就點點頭,交談都少有。彼此親切、卻有些距離的微微一笑,傳遞了似有似無的關切。

一年後我離開小鎮轉到台北教書,從此沒有跟素月見過面。像生命裡擦肩而過許多朋友的面貌那樣,素月的名字和面容很少在腦海裡出現過。

流年逝水,朦朧煙遠的古早年代在雲裡霧裡晃動著,素月的形象漸漸穿出雲霧,清明而緩慢出現在我的腦海。像存放多年的檔案忽然不經意抽了出來,一翻開盡是當年被輕忽的往事,仔細閱讀牽引出許多的遺憾;我竟然沒有認真的對她說過一聲謝謝。天真年輕的我錯過了素月這樣的友情,耄耋之年才從記憶裡一點點撿回那失落的影像。

那位美麗婀娜的女老師,我也是記得的,卻是怎麼也想不起她的名字來。連姓都記不起來了。

守住分離的歲月

筱梅二十來歲的年紀,眼角竟然笑出兩條細短的小線條。她說大概從小笑得太多了,她媽都說她是個笑痴子。

筱梅圓圓的臉,臉上兩個圓圓的大眼睛,笑起來臉頰兩個圓酒渦。全天候甜美的笑容,誰看了都會喜歡。

我很少像筱梅那樣總是笑臉迎人。其實我跟她不相同的地方太多了。她走路如風轉,矮矮的個子一逕像踮著腳尖,後跟都沒時間著地般往前衝過去。行事果敢決斷,從來不延宕拖拉。我是個悠然生活的人,緩步行走遇事優柔,能不出頭就整天縮在屋子裡。

也許是互補,也許是緣分,這樣南轅北轍的兩個人就走到一堆了。

跟筱梅是結結實實的友情,不像素月的交往那樣淡如清淺溪水。

我們品小吃,趕電影,爬高山,涉溪水,走縱谷。都是她策畫主導一切,我是在後面替她提公事包的跟班。

記憶最深刻的是那次共遊獅頭山,那次的出遊改變了我生命裡一些質素,讓我一夜間跨越了人生路途上的一條溝壑,從此岸到達彼岸的徹悟。

那天我們用完廟裡的素食,走進客房休息。一天的爬山遊玩,兩人都有些疲累,話都沒說兩句就躺在榻榻米上迷糊著眼。

耳邊傳來大殿裡誦經的聲音。萬籟俱寂無聲無息無塵的夜,那平順悠然的吟誦,那空洞單調的木魚聲,內心深處有種被隱隱觸動的疼痛,卻並不悲傷而是有些欣慰。第一次認識到天地洪荒,日月清明有另一層更高的境界。

身邊的筱梅,隱隱發出輕微的鼾聲。

夜半我被窗外一陣接續一陣的嘩嘩聲驚醒來,像萬馬奔騰掀起漫天沙塵飛越寺廟行過窗前。我搖醒筱梅,她揉揉眼睛往我一瞪,傻瓜,是外面風吹竹林的聲音呀。

風聲以這樣不可遏制的聲勢,在這沉寂的深山古廟;像一波又一波湍流的瀑布畫破靜夜飛濺天際。

寺廟的晨鐘響起,我和筱梅起身著裝。山中一夜歲月靜好,門外風景如舊,我卻不再是昨日的我。那一夜的誦經聲、木魚聲、風聲,讓我不經事的青春歲月,攀越過一座山峰,看到山峰下不同的村落人家道路橋梁。

一年後離開小鎮,筱梅跟我約定每年的最後一天我們去趕最後的一場電影。她說那是我們的守歲,守住分離的歲月。

也就守了三年,人間那有不散的宴席。

一轉眼五十多年過去了,足跡走過許多城鎮,卻沒再踏上小鎮的街道。滄海桑田幾度朝陽夕照,小鎮難逃繁榮興盛的發展,那所國校該是樓高人眾,不復舊時寒磣吧。貼印在記憶深處的舊時人,如今愈顯清晰,跟我對面聊天般的親切。

小鎮一年歲月短促,舊時人的音容綿長久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