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微笑有益和平

 |2013.07.05
2207觀看次
字級

一九七九年,德蕾莎修女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在領獎演講中提到,曾訪問一家養老院,院裡的老人都是兒女送來的。儘管生活用品一應俱全,甚至還有點奢華,但老人都坐在院子裡,盯著大門看,沒有一絲笑容。

德蕾莎修女問:「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他們臉上沒有笑容?」答案是他們期待著兒女來探望。她因此說:「如果我們審視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就會發現,有時家人之間相互微笑,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德蕾莎又提到,有十四位美國教授參觀她的救濟院,其中一位教授問:「德蕾莎嬤嬤,請給我留下一句讓我永遠難忘的話。」她說:「彼此微笑,保持家庭的和諧氣氛,彼此和睦相處。」

德蕾莎演講的重點是:「讓我們相互微笑來開始愛。」而蕭萬長談微笑的第十個力量是和平,認為:「微笑對人類的和解、和諧,世界和平發揮重要的價值。」這兩人觀點之間的關連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平天下不是征伐,而是天下太平、世界和平。

在緬甸,種族衝突一直被稱作「緬甸的原罪」,由它帶起的仇恨和猜疑,在過去六十多年不時挑起內戰。

最近,教派和種族間又挑起仇恨,引發暴力衝突,威脅前年開展的脆弱政治改革。吳登盛總統警告「政治機會主義分子和宗教極端分子」,激起仇恨的行動是「不可容忍的」。

世界需要平和發展,在平和中,大家如果能以善良、誠懇、謙沖、寬容的態度,彼此相對待,阻隔在人與人之間的高牆─冷漠與猜忌─將消失;如果人人互相信賴,互相友愛,社會將因此而祥和,國家將因此而和諧,沒有爭戰。緬甸非但不是如此,反而挑起仇恨,因此內戰不已,社會動盪。

從一國之內的不和諧、無法和解,到國際間的紛紛擾擾,聯合國的成立就是要扮演「和事佬」角色,實現天下太平。現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來自韓國,為人親和謙遜、談吐溫文爾雅、處事溫和,永遠面帶微笑。

聯合國秘書長職務被稱為「世上最不可能的工作」,由於各方利益衝突,秘書長往往被夾在五大常任理事國中間,左右為難。這位「世界的CEO」認為,虛心和謙遜在亞洲人眼中是種美德,他還自認為是個「找不到一個恨他的人」的「和事佬」。

最近,西方國家紛紛指責敘利亞政府,用化學武器對付反抗軍,美國已決定援助反抗軍;這不禁讓人想起伊拉克,當年被認為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領軍進攻,結果根本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只是西方大國入侵的藉口,覬覦的是石油,卻造成數十萬平民死亡。

「世界的CEO」很難左右大國,潘基文也不例外,但他奔走各國,也解決了很多戰爭危機。中國古諺說:「伸手不打笑臉人」,是潘基文成功的地方;各國人民若也能時時微笑,多少也能發揮「伸手不打笑臉國」作用。

一九四八年,世界精神衛生組織訂定每年的五月八日為「世界微笑日」,是唯一慶祝人類行為表情的節日,強調在對別人的微笑中,也會看到世界對自己微笑起來。雖然這個日子是用於應付「精神衛生」,但世界若人人微笑,戰爭的可能性會降低許多。

(系列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