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肯愛社會服務協會、台灣大哥大基金會昨公布憂鬱調查,台灣有高達百分之二十三點八比例的憂鬱危機,當親友憂鬱時,有自殺的意念與行動最讓人擔心;其次是擔心病友不願治療、不讓人知道,及雙方爆發衝突時不知如何是好,還有人覺得親友罹患憂鬱症很沒面子,不敢對人說。
這份含括憂鬱症病友、同事、家人、伴侶與朋友的問卷調查指出,半數擔心憂鬱症病友的自殺行為,百分之二十六擔心病友不願治療,百分之十三擔心他們不把罹病說出來,百分之三十的人認為自己想關心病友卻不知道怎麼做,肯愛協會邀病友現身說法。
麗娟(化名)說,自己是憂鬱症患者,卻不知道如何陪伴有邊緣性人格及憂鬱症的孩子,才讓她這麼痛苦,母親因長年紅斑性狼瘡、也有憂鬱症和恐慌症,選擇自殺,遺書中說明不想拖累子女,卻在一息尚存的時刻求救,「我才知道,原來媽媽不是想死,是不知道如何活下去!」
她認為,憂鬱家庭真的需要一起學習如何陪伴彼此,現在她想把自己的經驗整理成冊分享,因為每當她為家人多做一件事,就會感覺到他們還活著。
台大醫院醫師吳佳璇強調,家人不能要求自己當個完美陪伴者,只需謹記:相處時不批評、不否定,接受對方的感受,多說「我可以理解」,或用沉默傾聽的方式,給病友足夠的空間去治療。
肯愛祕書長蘇禾表示,當急難與憂鬱雙重危機發生時,就會跳入情緒失控的陷阱,肯愛能提供憂友及家屬輔導、安家和安心服務,去年已服務四萬兩千人次,但經費上募得辛苦,希望大眾支持「憂鬱近貧家急難救援基金」,或捐贈二手心理書籍給憂鬱近貧的家庭,專線:(○二)六六一七一八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