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與書法】唐太宗 與〈蘭亭序〉(上) 陳俊光 |2013.06.06 語音朗讀 21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褚遂良臨本。馮承素摹本。 唐太宗李世民是歷代帝王中將王羲之書法推上「書聖」位置的關鍵人士。 唐太宗對於王羲之的喜愛,可從「蕭翼賺蘭亭」事件中表露無遺。彼時監察御使蕭翼奉旨,從王羲之第七代傳人智永禪師的傳承弟子辯才手中,巧取到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得手後轉呈唐太宗。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唐‧蕭翼賺蘭亭圖〉一幅橫卷,畫家閻立本將蕭翼的狡獪得意,及辯才和尚的錯愕失神,以鮮明對比手法,將兩人面部表情傳神描繪下來,在這樣的渲染之後,使得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又多了一段經典傳奇。 唐太宗得到〈蘭亭序〉之後,更為世人增添了許多書法的故實。影響最大的,即是太宗令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按原墨跡「臨摹」複製,從此〈蘭亭序〉得以廣為傳播。 臨摹,是書法的專有名詞。此是學習書法最基本的方法,「臨」與「摹」是兩回事,「臨」是將字帖置於側邊,對照著依樣仿寫,這樣能得到字的筆韻,檢選褚遂良臨寫〈蘭亭序〉(上圖)。「摹」則用紙覆蓋在原帖上,依照原樣描摹,如此能得到字的原形,馮承素即是摹寫〈蘭亭序〉(下圖)。 唐太宗生前將〈蘭亭序〉視為至寶,死後也沒有釋手之意,他臨終前囑咐兒子李治,一定要將〈蘭亭序〉入棺陪葬。 李治無違父命,用玉匣裝著〈蘭亭序〉與唐太宗一併葬於昭陵;但〈蘭亭序〉並未因此被埋沒…… (下圖/馮承素摹本) 前一篇文章 【敬天愛地護蒼生】親情的鎖鏈 下一篇文章 【歲月台灣系列‧童年】 山地國民學校 熱門新聞 01佛大義煮團 熱食暖心馳援光復2025.10.0102【世界行旅】煙火˙人間 2025.10.0103壓力會破壞大腦防線2025.10.0104大腦基本運算單元2025.10.0105台灣好行 套票送好禮2025.10.0106旗山感念師恩茶話會 以法傳心2025.10.0107鼓勵年長女性 66歲嬤選環球小姐2025.10.0108全球AI算力 美奪冠、陸第22025.10.0109【悅讀人生】不被打趴是王道2025.10.0310煮8.78公噸西非國飯 奈國名廚破紀錄2025.10.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藝心語】 山不轉路轉【民俗資產】 新豐池和宮:紅毛港邊的瑰寶【大江南北】蘇州蠡墅老街 【匠心傳承──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內蒙古非遺【課本沒有的歷史】 紫石英號事件 國共內戰有英國海軍鬧場?【歲月風華】 從台北州廳到監察院 作者其他文章【帝王與書法】清宣統皇帝書聯【帝王與書法】慈禧太后墨跡【帝王與書法】 咸豐皇帝御用印【帝王與書法】 道光皇帝書法【帝王與書法】 嘉慶皇帝書聯【帝王書法】清皇室的書畫收藏《石渠寶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