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民俗學家馮驥才說「自古以來,風俗不會一成不變。『年』的特定情感不會變,但年的方式總在變。」其實一直在變的不僅僅是「年」,我們的另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它的形式也在變化。
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倘若手機開著,一些簡訊會隨時隨地蹦出祝福語,這便是近些年陡然興起、愈來愈熱的簡訊祝福了。下面的一組有關端午節的簡訊,情真意切、語短詞工,讀了之後,如一股清風撲面,給人別樣的感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祝福親愛的朋友端午節快樂!
賞析:這則簡訊採用民歌的形式,既逼真形象的寫出了端午節的眾多習俗,同時也採用了頂真的修辭,如「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上句結尾的詞語「香」,作下句的開頭,這樣首尾相連,使鄰近的語句、片斷、章節首尾頂接,蟬聯而下,既貫通語氣,又凸出事物之間的環環相扣。
端午已至,奉上粽子。配料:五顆快樂棗、一把關心米、三錢友情水,用幽默捆扎。保值期:五月初五前。
賞析:作者思路開闊,在粽子的相關配料前面加上適當的修飾語:快樂、關心、友情,這不僅表現了端午節特定的內含,同時也使粽子富有人情味,增加了歡樂的氛圍。
萬水千山粽是情,糖餡肉餡啥都行。糯米粘著紅棗香,棕葉包著朋友情。雞蛋伴著艾葉煮,平安健康永一生,祝端午節快樂!
賞析:這則簡訊除了具有濃濃的祝福之情外,作者巧妙使用了壓韻的手法,使得這則簡訊具有音樂感,讀起來既順口,又悅耳動聽。
我是粽葉你是米,一層一層裹住你;你是牙齒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棕子裡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記得給我發消息,不然粽子香死你!
賞析:看了這樣的簡訊,相信每個人都會發出會心的一笑。「記得給我發消息,不然粽子香死你!」這一句玩笑話,瞬間打破人心的冷漠,消除了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祝您端午節快樂!
賞析:這則簡訊雖不長,但內蘊卻相當豐富。「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這幾句交待了端午節的時間和節令植物的特徵;「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這幾句則介紹了粽子的作法和吃法。
端午到了,我送你一個愛心粽子,第一層,體貼;第二層,關懷;第三層,浪漫;第四層,溫馨;中間夾層,甜蜜。祝你天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賞析:這則簡訊想像豐富,它由人們端午時常吃的食物粽子聯想到極富人情味的愛心粽子,從而十分巧妙的把體貼、關懷、浪漫、溫馨、甜蜜送給被祝福人,讓人讀了之後心裡暖暖的。
一句平淡如水的問候,很輕;一聲平常如紙的祝福,很真;採一片清香的粽葉,包一顆香甜的粽子,裝入真情的信息裡,送給你:祝端午節快樂!
賞析:雖然一句平淡如水的問候很輕,但這祝福卻很真、很甜,很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