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 行行出狀元

永光 |2013.05.19
1212觀看次
字級

前些日子,一位博士學歷者轉職賣雞排,引起社會廣泛討論。有人說,這是浪費社會資源;也有人說,如何把食物炸得酥軟也須用心和水準。大抵,從學生時代求學到畢業後求職,每一個人生的抉擇,無非在為自己奮鬥成長。

春秋戰國時代,趙國被秦國圍攻之際,平原君趙勝率領門下二十名食客,欲前往楚國求援。毛遂,在平原君的門下當食客三年,名不見經傳,自我推薦時,仍多受批評懷疑。但他憑三寸之舌,說服楚王簽訂合縱盟約,保下趙國江山,史稱「毛遂自薦」。

課文中,大師以四點勉勵求職者,應提升自我的信念,勇於承擔表現,方能找到識馬的伯樂,當然,勤勞苦幹、全心護持、大公無私更是不可或缺的條件。所以大師說,求職的三寶為:專長、禮貌、勤奮。

被譽為「台灣經營之神」的王永慶,自小貧困,父親給他二百元經營米行,他憑著挨家挨戶推銷,以及免費洗米缸、淘米的服務,而逐漸起步。被稱為「台灣飯店之父」的嚴長壽,只有高中畢業,若以社會價值評斷,恐無生存地位,但他以服務的熱情及敏銳的判斷,從小弟做到總經理,而後更帶領台灣的觀光走向國際舞台。

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以喜樂、積極性帶領大眾徜徉法海,但他自身則經歷刻苦的修行。為了編輯雜誌,他經常趴在塵泥地上振筆疾書,更餓著肚子從台北走到萬華,再轉火車、公車,最後摸黑步行至山頂,將新出爐的刊物交給老法師,為了弘法忙得無人無我,他卻自許這樣忙,發掘出自心的寶藏。

在大師的帶領下,日前佛光山發行了八大類共二十冊的《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這是歷經十二年的校刊、編輯,突破國家界限及語言障礙所完成的曠世巨作。二千六百年前,大迦葉尊者為正法久住而舉行第一次教法的大結集;二千六百年後,佛教史上首次的佛教圖像大結集,讓世人重新看見佛法的內涵。大師一念發心,不但發掘了自心寶藏,更給世人帶來無限法寶。

求職,在佛門裡也稱討單,也就是領一份工作。從住持、監院,到典座、環保,總共有四十八種,所以稱為「叢林四十八單」。佛光山特別設了三年輪調一次的制度,透過輪調,加強人才的培養與接受新挑戰的韌性。所以,我經常勉勵學生,只要能學習「給人接受」,在佛光山就沒有失業的可能;而求職的真義則更在一份自心的修練,以發掘自心寶藏,達到行行出狀元的境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