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小常識】 金石簡述

文與圖/陳牧雨 |2013.05.07
2077觀看次
字級
文與圖/陳牧雨

鐘鼎彝器,是由金屬所鑄造而成,所以稱之為「金」;碑碣石刻,都是把文章刻於石頭上所以稱之為「石」,其中方者為「碑」,圓者為「碣」,但現在都混稱了。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群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於金石,以為表經。」《呂氏春秋.慎行論.求人》:「故功德銘於金石,著於盤盂。」所以「金石」也是指用以頌揚功德的箴銘。

至於為什麼要刻在「金」、「石」上?主要是著眼於「金石」的不易損毀,因此頌揚功德才會流傳久遠。

因為古代金文大都是籀篆;碑碣上則大都是篆或隸。因此研究篆、隸等古文字的專家學者,我們稱之為「金石家」。

後來,由於印章的文字都以篆、隸為主,尤其以篆書居多,所以印章才被稱為「篆刻」。刻印家必須專精金石文字的研究,因此也有人以「金石家」來稱呼篆刻家,以「金石」來稱呼印章。固然也有人認為「金」是篆刻刀,「石」是印石,但這種說法,太浮於表面,有待商榷。

清朝因為大興文字獄的影響,文人大都專注於考古。因此清代文字學大興,出現了許多金石家,其中有些金石家兼擅繪畫,因此將金石筆法帶入繪畫,如趙之謙畫,筆筆從魏碑中來;吳昌碩筆法,自石鼓文來;而齊白石,則取法於古篆。這一派的畫家也都擅長篆刻,因此被稱為「金石派」,影響中國近代繪畫甚鉅。

齊白石曾說:「學我者死。」蓋學金石派繪畫,必從金石入手,否則只流於形式,未能得其精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