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九八五年毅然宣布退位,將住持之位傳給弟子心平和尚,當時各界一陣嘩然,大師未滿六十歲,何以急著傳承交棒?大師只是淡然一句:「我歡喜在有生之年看到繼承人在努力、在進步,讓我欣慰。」此後開啟佛光山世代交替的法脈傳承,至今已傳到第九任住持心保和尚。
實際上,在佛光山不只住持輪替,就是一般出家弟子也有三年輪調的職務調動,除了讓人才的培養更為完善外,透過上台、下台之間,也琢磨一個出家人放下執著與成見。所謂「一佛出世,萬佛護持」,佛光人在上上下下之間,以大師的一句「你大我小」為標竿,謙恭以禮,歡喜成就大事。
本課課文中,大師不但說明上台者、下台者的視野觀點及心態,更指出要歡喜成就眾事,就須有放下我執的平常心。其實,上台、下台也只是一種世間的觀念,大師幽默的說:「企業家、政治家遲早有下台的一天,但是八十多歲的老和尚不會下台。」一個修行人承擔如來家業,肩負弘法利生的使命,從發心立願的當下就開始轉動法輪,引導眾生破除生死牢籠的迷霧,直至佛道圓滿。
過去我在菲律賓弘法十四年,以一間小屋子為基礎,在馬尼拉歷經政治動盪、火山爆發等天災人禍,依然力行給人一個合掌、一抹微笑的度化因緣,而後好不容易與永昭法師共同籌建一棟十樓的道場,正要開展各項現代化的弘法功能,大師一句:「永光,你回來幫忙!」菲律賓就交棒給年輕一輩的青年才俊,我則回到教育院,帶領叢林學院的師生。
望著放下塵勞枷鎖進入佛門的菩提幼苗,我一次次鼓舞大家,要以一念歡喜,提起弘法的使命。龍樹菩薩說:「慈悲喜捨心,日夜常修習,設未出世間,其福勝梵天。」大師則說:「慈就是要給人信心,悲就是要給人希望,喜就是要給人歡喜,捨就是要給人方便。」期盼佛子們提起「給」的人生,放下上台、下台的迷思,從而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