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佛到南加大(7)--臥虎藏龍的國際班

永芸法師/文‧攝影 |2006.11.15
1150觀看次
字級


茫茫人海,你來我往,擦身而過,彼此互望,似曾相識?從陌生到熟識,回到多劫前的因緣,忘了前生,就以今生的面目再續前緣!

我們常常因時空的轉換,在不同的地方與不同的人相遇,以不同的因緣,寫下不同的記憶。茫茫人海,你來我往,擦身而過,彼此互望,似曾相識?從陌生到熟識,回到多劫前的因緣,忘了前生,就以今生的面目再續前緣吧!

我穿梭在南加大三萬多人的校園內,欣賞著這多采多姿的一方世界。我很快也習慣了這套模式:來的來,去的去,誰在意誰?管你是教授或學生或只是清潔工,大家自由自在、各行其是。

在二百人的大教室裡,以為可以隱遁,但我這獨特的身影、不變的裝束,先是吸引了助教Joy坐到我旁邊,幾次寒暄而成為好朋友。接著就是教授Robert,他是宗教系的主任,因為有共同的話題,對於我這「訪問學者」能坐在他的課堂,他覺得很榮耀,但壓力也頗大,尤其是講到佛教的部分。他常主動出招,但學生也不甘示弱提出尖銳的問題,看他們高來高去的互動,也是一種享受。

比較文學系的課是小班,會來選這門課的都是因為「興趣」,與這些未來的詩人相處,大家談東西方的詩學,談生命的境界,真是高山流水、溫柔婉約。

除了這些正式的課,南加大為訪問學者和國際學生及他們的家屬(拿J-1、F-2簽證者),特別免費開了一個ELP「English Language Program」班。開課第一天先做測驗,從早上九點考到中午十二點,第二天就分班上課。

這個班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早上九點半到十二點上課,一群來自不同國籍、不同語言、不同背景,唯一的共同就是英文都不好。

我的這一班來自俄國、西班牙、巴西、阿根廷、義大利、日本、韓國,真的是「國際班」,不像其他班都是亞洲面孔。我的老師是韓國籍的女孩Hye Yong,她在韓國就已有教書經驗,目前在南加大修博士,有一個交往五年的美國男友。她上課非常認真,中間休息時間,常常都是負責這個Program的A班的老師John來提醒我們。但Yong覺得我們是要來學好英文,應該把握時間上課。

每天一開始上課就是先三分鐘的主題講說,從不同的主題,我們學會如何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自己,老師和同學也藉此互相認識。一周寫一次作文,隔兩周有一次戶外活動,像去打棒球、去BBQ(燒烤)等等。

剛開始,實在聽不懂我們這一班各語系的英文?幾乎都要老師再解釋一次。(別以為金髮藍眼的人都是說英文,也不要看到東方面孔就和他說中文。)日久,我漸漸喜歡我們這一班,更驚訝於每一個人精彩動人的故事。

David來自北京,Jorge來自西班牙,這兩位是班上唯一的男生。Tanya是一個高瘦活潑的金髮俄國女孩,剛開始都是她第一個講,我第二個講,因為她是交換學生,後來就沒參加這個班了。

我們班上有兩位公認的「小公主」:Kesia來自巴西,先生來讀博士。她非常害羞,大大的眼睛,常常玩弄著她那一頭棕色卷髮。她和先生青梅竹馬,十三歲就認識,十七歲訂婚,五年後才結婚。有一次上課遲到,她滿臉通紅的說,因為陪先生看書到清晨四點才睡。我曾經下課時看到她先生來接她,兩人開心的相擁相吻,讓我想起「兩小無猜」的電影。

Yoka(我自己用中文叫她yoga瑜珈)來自日本,高←纖細,皮膚白皙,大眼長睫毛,每次都穿得漂漂亮亮來上課,講話輕聲細語,非常秀氣。她的英文不會講時就挨著你撒嬌,全班都把她像小妹妹般寵著。當她說她上過五年班,我們都難以置信,因為她看起來就像剛畢業的小女孩。更妙的是,她說她都讀女校,到大學才和男孩子說過話,而她現在的先生是他們認識一個月就結婚了。我問她是怎麼認識的?她說,是她女朋友的男朋友的男朋友。不過,她很會漫畫,畫的就像日本卡通的「小甜甜」,她真是一個令人疼愛的小公主。

Cristiare來自巴西,熱情開放,很多肢體語言。她和她先生五年前相遇時,語言不通,因為她只會講葡萄牙語,他只會說義大利語,而當時她已有男朋友。靠電子郵件互訴衷曲,讓他們決定相守一輩子的是因為她發現他們在耳下相同的位置都有一顆同樣的痣。現在她的義大利語說的很好,但義大利男孩都喜歡偏瘦的女孩,當她沮喪的說她要去做抽脂手術時,我們一致反對!她身材實在夠標準,但她的婆婆總嫌她胖。唉!熱情的義大利,卻有不可思義的禁忌。

Andrea來自阿根廷,先生來讀碩士。她是標準的「金髮藍眼睛」,喜歡藝術,自己會畫畫,她喜歡自己設計衣服,在衣服上作畫。

Kate(我自己用中文叫她cake蛋糕)來自韓國,是一位蛋糕藝術烘培師。她到日本有名的藝術烘培學校留學時,她的創作都得大獎。她在日本認識她的先生,後來她先生來南加大讀博士。聚少離多的日子,才知思念已成情愁。她在日本三年畢業後,和先生結婚也到了美國。她善於烹調、喜美食,韓文、日文、英文都能說。不知將來他們的孩子是否和爸爸說日文,和媽媽說韓文,和美國人說英文?

Hiro(我自己用中文叫她hero 英雄)來自日本,她先生是訪問學者。我為什麼會叫她英雄?她實在是多才多藝!她是個標準傳統的日本主婦,早上四點半就要起來為先生料理早餐,出門一定化好妝(這好像是日本女性的禮貌),她常常帶她自己料理的日本甜點來給我們吃。她能把家照顧的很好,又會自己做衣服,她還是短跑健將。她先生是日本關西大學的化學教授,她讀大學時是先生的助教,當時對於先生嚴厲的要求覺得不能接受,沒想到愛苗早已如化學變化。在日本,「師生戀」也是不容於傳統禮教,他們不畏俗毅然結婚,又因為她有色盲怕會遺傳,她決定不要有小孩,先生也支持她,所以她能專心做一個稱職的家庭主婦。

Young Jin(我用中文叫她永貞)來自韓國,先生來讀博士。她善於騎馬、滑雪。她說大學時她暗戀她的德文老師,所以把德文學得很好。她和她現在的先生也是認識三個月就結婚了。

Jae Kyung 來自韓國,單身,她是來做博士後研究。有一次下課,她和Hiro等我和老師講完話,她很自然的挽著我的手,說「我們等你一起走」。Hiro因為有學佛,馬上就跟她說對法師不可以這樣,她一直給我道歉。我說在台灣我們是非常注重威儀的,但現在我們是同學,知道就好了,沒那麼嚴重啦!

難能可貴的是,上課沒多久,這三個班就已分兩梯次到西來寺參訪。一次是中國和台灣的同學,那是中國的永江同學發起的,他第一次見到我,看到我的名字就對我說「我是你的師弟」,很奇怪他也一直都叫我「永芸老師」。那一次真是基於宗教兩岸融合的同學會,這些能出國的訪問學者都非常優秀,像台灣行政院研考會的委員,像大陸北京中國傳媒大學的教授、北京經貿大學的教授、湖北長江大學的教授,還有永江的太太是來南加大讀醫學博士的。

另一次就純粹是我的那一班,那天還真是奇妙曲折。義大利的Cristiare 開車,Yong老師和阿根廷的Andrea和她先生都坐她的車。一開始他們就走錯路,只好又回到南加大原點重來。開了兩個多小時才到西來寺,本來下午另有約會,還是認真學習禪坐後才歡喜滿載而歸。當我送走他們三部車,才到辦公室,就接到老師的電話說他們的車子發不動。我找人去幫忙,沒想到全部的同學都陪在一起。我私下問老師「這是怎麼回事?」老師垮著臉說:「今天是十三號又是星期五。」當車子發動後,大家圍著車子拍照留念還歡呼,真是令人感動。

那周,老師規定的作文就是要寫西來寺的參訪。我說我很感動大家在不同的信仰下,都虔誠的學習禮佛和打坐,雖然有點小挫折,但我並沒有想到是因為日期的關係,因為佛教說「日日是好日」。而我們這一班能像一家人的相處、兄弟姐妹般的情誼,讓我們從陌生閉塞到開放,都是老師帶領的結果。

老師看完我的作文,給我批的是:「你看到我感動的眼淚嗎?謝謝你邀請我們到西來寺,那真是難忘的美好經驗。對!我們應該像佛教說的『日日是好日』啊!」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