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黃駿基
文/黃駿基
以「愿」赴緣花蓮,
尚未安住眾生苦厄,卻見——
一縷光,穿越太平洋的指縫與潮聲
在我眼裡,閃爍成未竟的祈願
遠方是誰在作畫?
畫布是天,是海,是遍灑一方金黃
正與光復鄉仰頭即見的灰濛 對比
成一幅耐嚼的城殤
像記憶裡未曾癒合的傷口
是的,那裡存在許多「ㄕ」的線索:
海上有詩的遺孤
土裡尚有屍的遺體
屋內牆上殘留著溼的泥跡
每一道痕跡,都是時間的證詞
我在落日將盡的歸途
以心、以眼、以靜心合十
緩慢此生的漂流與呼吸
作揖超渡一首尚未皈依的新詩——
它在我掌心顫動,像剛出生的信仰
幾朵白雲仍在撩動浪花的心事
將不藍不綠的口水推擠上岸
潮汐早已厭倦與風的拉扯
而鏟子說:
悲心,才是最彌堅的底氣
※後記:9月28日連假,與同修友人至花蓮光復鄉投入救災,此詩是幾日的所見所思。寫此詩心情如同此趟旅程,內心像一次靈性滌旅:從願力出發,見證當地風景與苦厄,最後察覺回到悲心才是學修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