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亮點 茶人吃茶趣 捏陶微笑 尤尉州品人生

妙熙 |2013.04.06
2066觀看次
字級
沏一壺好茶,讓人醍醐灌頂,若能再搭配賞心悅目的茶具,品茶藝術將達極致。圖/邱鈺喬

■沏一壺好茶,讓人醍醐灌頂,若能再搭配賞心悅目的茶具,品茶藝術將達極致。

龍陶藝術工作坊藝術家尤尉州表示:茶具,是透過藝術創作,營造喝茶氛圍,提升茶人美感。在宋朝,上至皇帝下至民間,視飲茶品茶為高雅之舉,透過鬥茶、品香、插花、掛畫,營造優雅情境,品茶也品人生。

為讓品茶人提升視覺享受,緩和緊張心情,尤尉州在茶具創作上別具巧思。好比茶壺,他以吉祥雲和佛手為主題,吉祥雲狀似如意,勾勒在圓型壺身上,放置方形茶盤上,意味天圓地方。佛手拈花,優美輕柔,點綴出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的禪意,無形中安定茶人心緒。

除了禪意入陶的創作外,尤尉州在「茶倉」設計上更顯活潑,他將看似一般的茶倉手柄賦予生命。用陶土捏出形相不羈的達摩、天真無邪的沙彌、智慧圓滿的貓頭鷹,以及客製化的十二生肖,並一一取名,如:鼠為「數來寶」、牛是「扭轉乾坤」、虎是「福氣圓滿」。

由於,每一項作品都是個別捏塑完成,獨一無二,即使創作經驗已經非常豐富了,但面對一項新作品,都是不可預期的挑戰。從構想到捏泥,進窯、燒製,如果順利快則兩周,他也曾遇到瓶頸,遲不成形,一直到跳開思惟才開出新局。尤尉州深感:創作,就是不斷跨越門檻的突破。

茶杯,是茶道靈魂,分有茶碗、蓋杯及功夫茶杯等類型,茶碗歷史可追溯至唐,工藝至明朝達於顛峰。用茶碗飲茶,最能突顯茶色與器皿間的關係,如喝普洱、老茶的深色茶湯,茶碗使用淺色系,方能端詳茶色層次。又如日本抹茶等綠色茶湯,使用深色系茶碗,使茶湯更發綠,美感十足。又如信陽毛尖會泡出透明茶湯,搭配深色系茶碗,自然托顯茶色明晰。

蓋杯,在中國北方尤為盛行,原因是北方天冷,蓋杯具保溫效果。喝茶前,先用杯蓋把茶葉稍微撥一下,接著一邊聞香,一邊品茶。尤尉州以蓮花發想,將蓋子捏成蓮蓬,杯如花苞,杯托為一瓣一瓣的蓮花,捧在掌間,如蓮花化生。

對南方人來說,最常使用的應屬功夫茶杯,功夫杯口徑小,茶人小口小口分三口飲完,便是「品」茶之道。

尤尉州近年來,捨棄化學釉料,利用家鄉桃園龍潭山區的枯木、落葉燒成的灰燼,揉入龍潭泥土,調製成龍潭灰釉,竟意外燒出紅、黑、褐等豐富多變的台灣色彩。他沒想到,多年在鄉里創作,回饋他最多的竟是故鄉的泥土。

坊間茶具買賣,價差很大,但不一定貴就是好,也不一定便宜沒好貨,端視使用者的喜愛。藝術家所創作的茶具藝品,涵容了藝術家一生的經驗、涵養、創作理念等,品茗時也與創作者產生心靈共鳴,更是樂趣所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