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不少家長帶著被學校檢查出「視力不良」的小朋友,向眼科求診。對於家長存在「戴眼鏡不好、能不戴就不戴、盡量自己練習看」的迷思,醫師籲,學齡兒童「弱視」,全天戴眼鏡療效較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眼科醫師楊佳靜指出,視力檢查儀通常以C字表或E字表兩種視標,讓學童以手勢比出上下左右的缺口方向,來換算學童視力是零點六或一點二。電腦驗光儀以坐姿、額頭與臉貼近機器,找出影響視力原因。
「弱視」是指最佳矯正視力小於零點六,也就是說,戴上正確度數的鏡片後,依然無法看到牆壁上視力表零點六那一行的C字標或E字標朝向的缺口方向,並不是指裸視(沒戴眼鏡)不到零點六。
電腦驗光最好能在睫狀肌麻痺劑(俗稱散瞳劑)點眼後,等候三十分鐘左右再檢查,較正確。
楊佳靜表示,單純近視的小朋友較不容易弱視。但目前學童課業才藝壓力重,須長時間用眼,近視發生年齡早。若再加上高度使用電視電腦等三C產品,近視度數增快,不易控制。
遠視三百度或散光三百度以上,容易造成弱視,配戴度數充足的遠視及散光鏡片矯正,才能刺激視力發育,改善弱視。一般弱視治療,最好持續到十歲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