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生之者寡的社會

 |2013.03.22
1739觀看次
字級

日本總生育率快速滑落,少子化是兩個「失落的十年」幫兇之一。支撐一國經濟的最主要力量就是高生產力的勞動人口;一旦勞動主力萎縮,經濟當然不振。有人戲稱,二○五○年後日本將會是沒有孫子的世代,這話雖有些誇大,卻也反映了人口結構與經濟、社會的關聯密切。

在人口結構方面,從大家族到小家庭,再到無子女家庭,除了可能沒有孫子,親族也必減少;親屬稱謂甚至不復存在。如沒有兄弟姊妹、堂(表)兄弟姊妹,沒有伯叔姨姑,沒有妯娌連襟。家族企業可能無(少)子女繼承,得交棒給專業經理人。家族政治同樣可能人丁單薄,或無以為繼,產生質變。

經濟方面,年輕勞動力減少,影響經濟成長。產業方面,嬰兒用品、兒童用品、玩具、糖果餅乾市場衰退,是明顯可預見的。日本做過研究,很多人沒想到的是,鐵路公司、便利商店也會受到影響。

日本有十六家鐵路公司,在一九九一年時,達到一百零一億乘車人次的高峰點。但到了二○○三年,通勤及通學人口減少,降到九十一億人次,市場萎縮了一成。這帶給各家鐵路公司很大的危機感,紛紛朝降低人事及營運成本的目標執行。

街頭巷尾的便利商店,它象徵年輕消費文化,近年也有明顯變化。五十歲以上的來客率,從一九九一年百分之十二的占比,提高到二○○三年的百分之二十二,年輕人明顯減少了。因此,便利商店增加不少低卡、低鹽、低脂肪等健康產品。

少子女化是各國都面臨的問題。韓國人正同我們一樣有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但年輕一代抱怨:「讀不起書、結不起婚,結了婚又生不起、養不起孩子」;老一輩則抱怨:「老不起」。近幾年來,韓國逾六成已退休者為負擔生活開支,想要再就業。

中國富起來了,但富不過三代,因銀髮潮已來襲,人口金字塔顯得「頭重腳輕」。再過二十年,中國將出現兩個納稅人供養一個老人的沉重局面。無法養兒防老,正所謂「生之者寡,而食之者眾」,會使親子關係、社會結構產生變化,是個嚴肅課題。

台灣也一直為少子化所苦,提出生育獎勵補助、學習教育學費津貼等措施,但許多年輕夫婦不為所動,因為薪資零成長,甚至負成長,加上房價高買不起,少有人敢生孩子。

香港訪問育有三歲以下小孩的父母,八成半表示生活比生育子女前更開心,夫妻關係及個人開心指數均較佳。因為新生兒為家庭帶來甜蜜感,新生命能為家庭帶來正面價值。香港的調查給我們一些不同想法,政府補助沒有效果,顯然問題根源不完全在經濟拮倨,而在年輕人、整體社會的家庭觀、育兒觀。

養兒不只是防自己老,更是防整個社會老化;不只是一家一族的責任,不僅為了避免經濟疲弱,更為了整個社會的永續發展。政府不應把生育子女視為單純的私人事務,而應賦予某種程度的公共財或共有財屬性,將養育下一代納入社會共同責任,舉國共同分擔。 這是今天不做,明天就要後悔的。因為少子化促成人口退潮,速度很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