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式親子生活禪】 小種子與園丁 華德福幼稚園(下)

文/皮爾斯夫人 |2013.03.15
4941觀看次
字級
華德福幼教要給孩子體驗式的快樂學習。圖/皮爾斯夫人

德國華德福幼稚園跟一般幼稚園最大不同點,是運用大量的自然素材成為孩子生活學習的教具,沒有塑膠玩具、沒有課本;教室裡的空間,看到最多的是孩子手做的木工玩具、羊毛氈、手工布娃娃、森林毬果,以及從森林中找到的奇形怪狀石頭、木塊,從花園裡找來的花花草草等。

大自然裡所蘊藏的色彩、溫度、氣味、四季的變化、聲音、風速與光線,本身就是一個精采十足的寶藏,自然素材帶給孩子們情感上的連結是豐富的,不像人工玩具已經先設計好了遊戲規則。基於自然素材的簡單,孩子們拿到了一塊撿來的木頭或石頭,就必須靠自己的想像力來思考,到底要將它們變成什麼,接著還必須用身體及心靈的意志來完成它。

Rickert老師示意我,花園右方那位專注在做木工的小男孩,她說小男孩已經連著幾天要她教他鋸木塊,鋸完木塊,他又開始拿起砂紙認真地磨木條。她笑說,其實她也不知道,小男孩到底計畫將這些木條做成什麼,但她說身為一個華德福老師的職責本分,不是在教孩子做什麼,而是需要經常有意識地站在孩子身旁,觀察他們,並且幫助孩子「經歷完整的自我」,經歷意志、情感、思想的自由與平衡。許多時候,老師甚至必須學習「完全的退後」,如此才能讓「孩子的精神」喜悅地在老師身旁發展出自己的生命。

西元一九一九年,華德福學校的創辦人魯道夫‧史代納(Dr. Rudolf Steiner)於德國的斯圖加特 (Stuttgart)成立第一所華德福,自此正式踏上了教改的先鋒,現今全世界有九百多間的華德福學校遍布世界各地。華德福從一到九百,從零建造到現在,所有的華德福人看見的不止是數字,它是透過行動改革教育,向世人訴說真心誠意的教育精神,它更是集結了老師、家長、孩子們的力量,共同一起完成他們生命裡最有趣的一趟學習旅程。

坐在我身旁的另一位老師,接在Rickert老師感性的一番話後,眼神誠懇地望著我說,作為一位華德福老師,她深深引以為榮,因為她很清楚在這個充滿物化與焦慮的世紀中,如何保護孩子在一個友善的環境下生活學習,成了一件刻不容緩的使命,她自己的三個孩子都在華德福受教育,她清楚感受到孩子在人智學理念教育薰陶下,內在與外在所展現出來的喜樂與健康。

她認為,華德福畢業的孩子,不見得一定要成為社會頂尖的精英,也許是一個園藝家、麵包師傅,或者是一位工程電腦人員。不管孩子們處在社會的哪一個階層,都可以盡情享受自己的工作角色,懂得接納、愛自己,也懂得欣賞周圍的人,那麼這樣的教育就可以是一個生命的祝福。

車子行走在回家的路上,腦海裡仍是一幅幅孩子們開心在花園遊戲的情景,美麗的德國五月天,我望著天邊黃金透亮的天空,感覺智慧先知者史代納,送給了我一份當媽媽的恩典禮物,讓我有了這趟奇妙的華德福之旅。對於我兒恩典,對於所有的小種子,我知道當媽媽的需要想像自己是一個智慧園丁,園丁的天職是為種子創造一個健康友善的自然環境,然後以愛及耐心來灌溉滋養,以內心的直覺來與他們生活遊戲,那麼有一天,當小種子們長大後,將會帶著這份幸福寶典分享給這地球上的其他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