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的開國之君,晉武帝司馬炎(二三六~二九○年),字安世,司州河內郡溫縣(今河南溫縣)人,司馬懿之孫,繼承其父司馬昭晉王之位。不久魏王曹奐拱手讓國,他隨後攻占吳國,於是結束了三國長期分裂的局面,國號大晉,建都洛陽。

大晉合併三國後,改號為太康。初期,政治安定,人民安居樂業,整體經濟與文化均提升,興起所謂的「太康文學」,代表人物有一左(左思)、二陸(陸機、陸雲兄弟)、二潘(潘岳、潘尼叔侄)、三張(張載、張協、張亢兄弟)。文風鼎盛的當時,最傑出作家左思的《三都賦》廣被稱頌,爭相傳抄,造成「洛陽紙貴」。
西晉文壇中除了左思,亦負盛名者是陸機,後人稱「太康之英」。他辭藻優美,筆力深厚,有華貴的美感。代表作《文賦》不僅是文學史上第一篇系統的創作論,此篇的書法亦佳,被完整的保存下來,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民間文風興盛,朝廷自然有喜好者。
晉武帝喜作字,草書尤工。圖示〈省啟帖〉錄自《淳化閣帖》,傳為司馬炎所書,他落筆雄健,有英爽之氣。
後人對晉武帝的書法評價頗高。蘇軾云:「晉武帝書,甚有英偉氣,乃知唐太宗書時似有之」;米芾亦有言:「武帝書,其氣象有若太古之人,自然淳野之質。張長史、懷素豈能臻其藩籬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