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阿里山、日月潭、台北101是台灣的觀光賣點,民宿也是。有百年歲月的歷史建築再利用成為民宿後,靠著長串陳年故事編織成的場景大賣;山光水色環繞,以五星級的美景和美食感動人;或者用大手筆的華麗建築吸睛。前者,如金門珠山聚落百年洋樓改建成的古典民宿;中者,如苗栗南庄、宜蘭、花蓮等鄉鎮的人文民宿;後者,如清境農場的奢華民宿,每一處都有各自的經典與吸引力。
在台灣已發展二十多年的民宿,由於興建成本遠比旅館、飯店低,少則三間、多則十五間就可以開門營業;懂得表現親切、人文、鄉村、農林漁牧等特質,很容易打開口碑,吸引客人上門,而宜蘭和花蓮,更是台灣民宿重鎮。
如果適逢節慶、連休假日等旺季,洶湧的人潮常使民宿一房難求;但遇到遊客不出門的淡季,民宿只能慘澹苦撐。尤其國際節慶不再舉辦後,情況變得更加嚴峻冷清,許多民宿紛紛退出市場,留下的民宿朝兩極化發展,不是高價受歡迎,就是平價偶爾有來客。
為了解決淡旺季人潮落差,民宿每三到五年就會翻新設備和硬體,主人結合當地人文風景規畫出各種有特色的主題活動,甚至運用巧思推出限量限季的美味料理。這樣的彈性調整,讓民宿比台灣其他休閒產業更為包羅萬象,更容易跨界納入異業,發展出各種次主題。因應退休族而發展的長宿休閒,或許能解決民宿的淡旺季人潮落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