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防止醫生的職業傷害

 |2013.01.30
2335觀看次
字級

天氣驟冷忽暖,許多人因此病倒了。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許文明身體不適,仍堅持完成排定手術,最後因心肌栓梗塞而倒下,令人不捨。醫治病人的人倒下來,讓人驚覺原來專業多金,備受社會尊敬的醫生行業竟然也是爆肝行業。

國內教學醫院的主任級醫師一天至少工作十小時以上,一天看診數百人或開兩三床手術,巡視病人,經常錯過午、晚餐時間,以冷便當充飢,回家也要二十四小時待機,假日還要開會,準備研究論文,應付一年大大小小至少五十多個評鑑,忙得連運動的時間都難湊得出來。而住院醫師不夠時,不少教學中心的主治醫師都要下去值班,讓醫生加速耗損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除了跟主任醫師門診、手術外,還得寫各項報告,值夜班,巡房為病患換藥,累得站著都會睡著,一周才半天的休息,「連睡覺都來不及,遑論運動或休閒活動」,難免過勞。

內、外科醫師辛苦且醫療風險高,難怪現在有志當醫生者紛紛捨第一線救人的科別,轉到急診少、風險低、收入高的醫美科別,這不但是價值的改變,也是現實的因素所致。長此以往,未來救人的醫師可能會出現後繼無人,青黃不接的窘境。

減輕醫師的負擔,首先就要貫徹診所、地區醫院和教學醫院各級醫療醫院的轉診制度。雖然政府推動「小病到診所,大病到大醫院」的觀念已有一段時日,但是許多民眾還是一窩蜂地湧向大醫院,造成大醫院負荷過重,醫護人員只好日夜不停地加班服務,無暇休息。

醫護人員並不受《勞基法》工時規範,醫護責任制就讓醫生與護士的工作時間無限延伸,也就剝奪了醫護人員正常休息的機會。當然,醫護人員納入《勞基法》,將讓目前短缺的醫護人員更見短絀,但是衛生署有責任調查醫護人力需求,設法增加醫護員額。

國內教學醫院要求醫生在評鑑、教學、研究、臨床各方面,都要能達到標準。攸關醫院存亡的評鑑是醫院評鑑與教學評鑑,每隔三、四年要做一次。此外,還有衛生署計畫項下的評鑑,包括母嬰親善、醫學中心五大科、癌症醫院評鑑等一年可達五十多個,讓醫生疲於奔命,應接不暇。雖然衛生署計畫今年底前將四十四個評鑑整併成十九個,並將部分評鑑年限從三年延為四年。但是評鑑仍屬太多,如不整合或簡化,只是逼著醫護人員捨棄個人或病人時間,抽出更多時間,應付評鑑;要不然就是做做表面功夫,應付上級的評鑑,如此一來完全有背醫院評鑑的初衷。

醫護人員本應都有照顧自己健康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如果是醫護人員自己疏忽或不在意而造成自己健康受損,外人難以置喙。但如果是因為制度的缺失,造成「集體的職業性傷害」,那損失的不只是一個人寶貴的健康和生命,而是還要加上這名醫師可能救治千百名病患的健康和生命,這種社會損失太昂貴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