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一日千里,網路技術縮短了現代人距離,手機帶來更快速便利的生活,才進入3G世界,4G時代即將登場。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規畫今年七月將開放4G(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競標,十一月發出執照,約兩年後才能商轉,最快三年後台灣用戶就能享受4G上網的快感。在全球現有一百一十三家LTE業者,台灣在全球4G產業發展上,明顯落後歐美,甚至日本、韓國、新加坡及香港,剛剛進入3G時代的大陸,也早已領先台灣。
日前,中國移動總裁李躍來台拜會科技巨頭,主要就是想做大4G的主要系統TD-LTE市場,由於台灣的科技公司聯發科、宏達電等對TD-LTE終端產業的發展來說相當重要,中國移動想成為市場獨大,看重台灣的關鍵角色。目前台灣產學界都已開始TD-LTE的研究和測試,廣達還推出全球首款TD-LTE的平板電腦。
李躍來台拋出的商機是今年TD-LTE將進入商用元年,預計基地台超過二十萬個,幾年之後將形成新台幣幾千億元的市場規模。
將以規模戰勝科技
所謂「TD-LTE」是「長期演進技術」(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縮寫,目前已是世界主流的4G系統,由上海貝爾、諾基亞西門子通訊、大唐電信、華為技術、中興通訊、中國移動、高通、ST-Ericsson等業者,共同開發的中國國產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與標準。
工研院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爆發性成長,截至二○一二年十月,全球已有九十二個FDD LTE商用網路、十二個TD-LTE 商用網路,估計到二○一四年為止,全球TD-LTE基站將達到五十萬個,終端超過一百款,覆蓋人口超過二十億。
李躍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多模多頻是TD-LTE產業發展必然趨勢,中國移動積極發展LTE產業,預計今年TD-LTE基地台將達到二十萬座,較去年的二萬座成長十倍,遍布一百個以上中國城市,人口覆蓋率達到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
大陸在三年內可望成為全球最大的TD-LTE商業化市場,目前已擁有高達十一億手機用戶的中國移動,未來一年TD-LTE系統建置的預算可能超過新台幣一千六百多億元。
4G是高鐵3G是鐵路
他率領高階主管來台參加「二○一三海峽兩岸TDD 4G發展與合作高峰會議」,會中他表示,二○一二年中國移動已經採購八萬台TD-LTE終端設備,二○一三年的採購數量肯定是十倍數成長,他認為「規模一定會戰勝科技」,只要規模量大,就能戰勝技術,很有信心兩岸合作可以創造這個產業的輝煌。
以高鐵和一般鐵路速度來妙喻4G和3G的李躍說,中國大陸3G成熟關鍵在於人民幣千元智慧型手機市場,預估今年大陸智慧型手機銷售數量超越一億台。未來4G時代也將循著這個發展模式,隨著終端的手機市場爆發而進入成熟期,那個時間點預估是在二○一五年。
趨勢風向球 發言備受關注
智慧型手機成為未來生活主流,背後的「移動產業」因此蘊藏著無限商機,整個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開發廠商,隨時面臨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巨大挑戰。因此,每年年底,大陸的「移動開發者大會」成了中國移動互聯網未來發展的風向球。
二○一二年,中國移動整合旗下九大業務基地資源優勢,同步在上海、江蘇、浙江、四川、遼寧、湖南、福建、重慶、深圳等多個省市,針對各個層面的應用開發者舉辦活動,吸引許多開發者踴躍參與,帶動年底的大會參與人數,超過五千多人。
會中,來自國內外移動領域的知名運營商、平台商、互聯網企業、手機終端廠商、應用開發和投資公司的超過一百五十位業界領袖組成講師陣容,和來自一線的研發、運營和管理的資深專業人士一起探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身為中國移動CEO的李躍在會上的發言,總會引起關注。
在二○一一年開發者大會上,李躍向大眾宣布「MM雲」、「物聯網」、「電子商務」等五大開放能力,受到廣大開發者的熱烈歡迎。二○一二年,他再次發表包括「語音雲」、「NFC.MM」和「雲2.0」,每一樣產品都將改變人們使用手機的方式。
像是「語音雲」服務,除了具備語音撥號、發簡訊、來電播報、資訊收聽等基本功能外,還將整合中國移動現有的增值業務。另外,所謂NFC,新產品包括「手機錢包」。
據了解,中國移動的手機錢包業務是將使用者各種電子卡片應用(如金融卡、會員卡等)裝載在具有NFC功能的手機SIM卡中,為用戶提供查找、下載、使用、刪除應用等功能的安全空間服務,使用者持NFC手機即可在終端上刷手機使用。
此外,隨著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環境的變化,廣大開發者最迫切的需求是如何獲取創作收益、拓展推廣管道、獲得公平發展、接觸到更多技術資源。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移動進行深入研究,在大會上發布「MM雲服務2.0」計畫,將進一步保障開發者利益。
往後的世界朝向萬事萬物開始「移動化」、「網路化」,資訊產業快速擴張版圖,手機閱讀、手機動漫、手機電視、電子商務等新媒體正被迅速納入進來。因此中國移動還聯合數十家業內知名企業發起成立綠色安全誠信聯盟,推出綠色安全公約,全面構建移動互聯網的新生態。
通訊大三通 海峽光纜一號
李躍所領導的「中國移動」,全名為「中國移動通訊集團公司」,成立於二○○○年四月二十日,註冊資本為人民幣五百一十八億元,截至二○○八年九月三十日,資產規模超過八千億元人民幣。
中國移動在中國大陸,就如中華電信在台灣,除提供基本話音業務以外,還提供傳真、數據IP電話等增值業務,擁有「全球通」、「動感地帶」、「神州行」、「G3」等品牌。但中國移動的規模是其他電信公司難以望其項背,移動通訊網路規模和客戶規模位居全球第一,曾連續多年入選《財星》雜誌世界五百強企業,二○一○年排名為全球第七十七位。
今年初,李躍出席「海峽光纜一號」工程竣工典禮,這條海底光纜從福建福州長樂市江田鎮連線至台灣淡水,全長約二百七十公里(其中海中段二百零五公里),是迄今為止第一條直接連線大陸和台灣本島的海底光纜系統,建成後,將建立起大陸與台灣之間的直達電路,大幅增強兩岸通訊能力,徹底擺脫兩岸通訊依靠國際海纜的現狀。
李躍在竣工儀式興奮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移動一直致力於搭建海峽兩岸間通訊橋梁。海峽光纜一號系統可說是大陸與台灣之間的「大三通」直達海纜,除降低兩岸間的通訊成本外,也滿足兩岸人民之間日益增長的通訊需求。
據了解,「海峽光纜一號」工程是由大陸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台灣的遠傳、台灣固網、台灣國際纜網和中華電信等電信運營廠商共同投資建設。
小檔案
李躍,1959年1月生,山西武鄉人,1997年畢業於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及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在大陸屬於教授級進階工程師,擁有超過三十多年的電信行業經驗。
2000年起擔任中國移動通訊集團公司副總裁,2003年加入中國移動董事會,協助CEO負責法律事務、市場經營、資料業務等工作。2010年獲委任為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同年5月31日前任總經理王建宙升任董事長,李躍則接下兵符,擔任總經理;8月19日接任中國移動CEO 。
在此之前,中國移動設黨組書記和總經理,但未設董事會,為了完善國有企業領導體制和治理架構,讓公司經營決策更加科學化、規格化,才依照「董事會試點中央企業職工董事履行職責管理辦法」設立董事會,分設董事長和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