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的胸鰭與尾鰭讓大彈塗魚能快速短距離衝刺,以驅趕同類或其他螃蟹。
圖/楊維晟
是的,我的雙腳已經麻了,蹲踞於泥灘邊緣,為不驚嚇眼前灘地上的蟹兵魚將,血液循環不良成了必要之惡,何時腳麻,無從考究,只能繼續從萬千招潮蟹中,尋覓柔軟細長的軀幹,我的目標是──一身灰泥色與泥灘地無異的大彈塗魚。
牠是台灣三種彈塗魚中體型最大的種類,另兩種為彈塗魚與青彈塗魚,良好的保護色讓你我不易破解牠們的偽裝,只有藉由牠們扭動前行時的滑稽姿態,方能辨識出混在螃蟹群中的大彈塗魚。
退潮後的河口泥灘地,早被生物擠得水洩不通,數量最多的當屬各類螃蟹,螃蟹們依恃著吐泡泡交換氧氣的絕招離開水面;而身為魚類卻能離開水體的彈塗魚,則成了魚族的異類,牠們憑藉腮室中殘留的水分,與泥灘地上處處散布的小水窪,便可度過退潮的無水生活。因此需要不時到水灘過過水、滾動身軀,讓皮膚保持濕潤。
水面上的生活畢竟不同於水面下,彈塗魚早已做好準備,撐起身子「匍匐前進」,是牠們在陸地上的泳姿。肉質化的發達胸鰭,讓牠們得以陸上行舟,輔以腰際線下尾鰭的擺動,扭捏的前行姿勢於是誕生。
生就一雙大眼
長於頭頂的一對突眼,是彈塗魚外表最大的特徵,貌如青蛙的面相,代表牠們「關注」的是來自天空的威脅,對各類水鳥而言,彈塗魚柔軟的身軀,比硬殼的螃蟹好入喉多了。
有鑑於天敵多半來自空中,彈塗魚遇到危險時,會本能地迅速爬進水窪,水窪雖淺仍能隱身,慢慢地,水面上冒出彈塗魚的突眼,就像潛水艇伸出潛望鏡來,觀察水面上的動靜,一旦危機解除,彈塗魚將再次現身,用吸塵器般的嘴巴不斷左右搖擺,以牙齒刮食藻類為食。
面對泥灘地上的大小彈塗魚,我腳麻的代價不只是目睹牠們滑稽的樣貌,終極目標是找到體型往往超過十公分、俗稱「花跳」的大彈塗魚,體型愈大愈好,這些大傢伙的領域性極強,脾氣又不怎麼好,常上演大欺小的畫面,壯碩者張開大口作勢啃咬弱者。
如果遇到體型勢均力敵的對手,一陣煙硝味立刻升起,並各自升起背鰭,猶如自家旗幟,一旦正面交鋒,在強壯胸鰭的發難下,輔以力道十足的尾鰭甩動,兩隻張著大嘴的大彈塗魚,瞬間跳離地球表面,短暫地在空中比畫一番,卻沒有真正要傷害對手的意思。這場君子之爭很快落幕,只見雙方識趣地各自爬開,無從得知誰是贏家。
大彈塗魚小檔案
別名:花跳、
星點彈塗魚。
體型大小:約 12~19 公分。
辨識特徵:雙眼突起於頭部,
胸鰭碩大明顯;能自由
開展的背鰭,布滿如繁
星的圓形斑點。
生態習性:春夏繁殖季時會挖洞產
卵,並由雄魚獨力護卵。
出沒地域:西部河口與海
岸潮間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