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燕貼著河面飛行,展現高超的飛行技巧。
爆裂聲從天際劈頭而下,戰鬥機在太平洋兜了一大彎後將機鼻朝著河口方向開始下降,台東卑南溪左岸正是空軍基地所在,這些鋼鐵「大鳥」推送著沉重機身浮於空中。
往南不遠處的知本溪口,寬度不及卑南溪,秋冬枯水期讓知本溪喪失湧入大海的速度,在太平洋面前卻了步,暫時以湖泊姿態靜伏著。大量黑影穿梭令知本溪河口有如繁忙的水上機場,只是黑影們不降落,而是幾乎不停歇地飛行,不斷由高處俯衝而下,腹面的羽毛就快沾到河水了,隨即再來個急拉上升,幾乎沒有失誤的空間。黑影們是幾種燕子,家燕與洋燕是這些空軍的主力,棕沙燕偶爾也來加入這場看似混戰、卻不會有空難發生的河域。
台灣好過冬
家燕在台灣多屬夏候鳥,春天從南洋一帶往北飛至台灣繁殖,秋天再南返,繁殖季時偏好於街頭市井騎樓下築巢,秋冬待在台灣的族群則是遠從北方南下於台灣度冬的冬候鳥(冬季不繁殖);洋燕也有留鳥與候鳥之分。
不論是候鳥還是留鳥,知本溪河口都接納了牠們,共享這片河口的還有燕、黃足鷸、花嘴鴨、環頸、白鶺鴒等,家燕與洋燕不只在數量強壓其他鳥種,飛行技巧與速度更呈現另一層次,更過癮的是看燕子們俯衝後貼著水面最後再來個急彎,這是戰鬥機也難以比擬的技巧,更何況燕子們沒有汽油用光的顧慮。
憑藉著望遠鏡頭的能耐,我打破了視線局限,卻仍難企及燕子的速度,終於有幾次跟上了速度並目睹牠們降落於河口石灘,看似不停歇的燕子原來也需要休息,河口沒有燕子們熟悉的電線杆,灰色石灘就成了臨時機場,燕子們也臨時喬裝為黑色石頭,偽裝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歇息者只占少數,大多數燕子仍趁著天光尚美,在河口繼續演練一個個大轉彎,以及比股市崩盤更驚心動魄的俯衝。燕子是有練過的,飛行員千萬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