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之物,人之物-- 東方環頸行鳥 褪下 風鳥 名號

文與圖/楊維晟 |2012.12.29
1298觀看次
字級
偽裝色極佳的鳥蛋直接產在沙地上,旁邊的雜物倒成了另一種掩飾。圖/楊維晟

綜觀台灣各河口地帶的賞鳥活動,東方環頸總不會讓來者失望,牠們就像在河口守候已久,眷戀這塊既濕又乾,每天漲退潮兩次的嚴苛地帶。

身為台灣數量最多的冬候鳥,東方環頸堅守於此,不是為了歇腳(冬候鳥),就是談一場戀愛並產出愛的結晶(留鳥)。

作家劉克襄曾以《風鳥皮諾查》一書,撰寫東方環頸的故事(風鳥,指乘著季風遷徙的各類鷸科水鳥),二十多年前,他觀察到一直被視為冬候鳥的東方環頸,竟有少數個體放棄血液中遷徙的本能,定居在台灣成為留鳥。

儘管大部分東方環頸仍執著於風鳥飄蕩的命運。今日,在河口淤積的沙地上,就能見證褪下風鳥名號的少數族群,一如書中主角皮諾查,牠們根留台灣,並在夏日繁衍後代。

夏日是眾多鳥類的繁殖期,此時食物不虞匱乏,包括東方環頸愛吃的蝦蟹與昆蟲。牠們無畏毒辣太陽,匪夷所思地選擇在毫無遮陰的廣袤沙地,隨意挖個淺坑就孵起蛋來。

稱不上鳥巢的淺坑完全暴露在外,入侵者除了野貓、野狗,尚有不知情的釣客或知情的賞鳥者,東方環頸只能用調虎離山之計,將自己當做誘餌,快速奔離孵蛋處,並以「擬傷」方式,張開翅膀一拐一拐地假裝受傷,引開可能的威脅者。

幾次觀察東方環頸,尚未遇過「擬傷」的個體,因為在靠近可能的孵蛋處前,牠們早已使出擅長的小跑步迷惑我的雙眼,耳邊也不停地傳來短促不安的鳴聲,牠們狀似焦急地使出渾身解數,冀望用視覺與聽覺「入侵」入侵者的感官。

我頂著跟東方環頸夫婦一樣的炙熱太陽,無意間發現淺坑中彷彿潑上油漆點點的鳥蛋,並把歉意留在幾堆垃圾間。



東方環頸行鳥

˙體型大小:約18公分。

˙辨識特徵:嘴黑色,腳灰黑色,頸部有黑色環帶,於前頸處中斷。

˙生態習性:棲息於水域周邊,有群聚習性,每窩有3~6顆蛋。

˙出沒地域:河口、沼澤 、內陸河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