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小人物發聲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3.01.20
1434觀看次
字級
《功夫》到台灣首映時,周星馳身穿功夫裝來台宣傳。 圖/陳瑞源

在周星馳的電影中,無論是《功夫》裡整日夢想成為黑幫老大的「阿星」,或是《長江七號》裡在建築工地當散工,以微薄的收入供兒子念貴族學校的爸爸「周鐵」,都是身穿破舊衣衫、社會地位低賤的小人物,他們一心想脫離貧窮困境,成為人上人。

其實影迷都知道,這是周星馳個人生活經歷的寫照。上世紀五○、六○年代,香港接連有兩次內地移民潮,周星馳是這一批移民的後代。在家排行老二的他,上面有三個姐姐,一家人擠在位於香港九龍的小房子裡。由於父母個性不合,經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母親為了養家活口,出外作女工時就將他寄放在廟街作生意的外婆。

父母是包租公與包租婆

二○○八年他接受上海《外灘畫報》專訪說,小時候父母打架的情節後來變成電影《功夫》中的包租婆與包租公,「我父母都是很有藝術細胞的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很有娛樂性,就連打架都很有看頭」。

《長江七號》電影中兒子周小迪為了買玩具和父親冷戰,周星馳說有一次,他在街上看到一個玩具,媽媽說不能買,家裡沒錢,爸爸卻決意要給他買。為了養家糊口以疲累至極的父母在街上爭吵。

但父母離婚並沒有影響到他,「我的成長期好開心,節目多多,天天去公園練武功玩,好像都沒有時間找陰影。」受李小龍影響甚深的他,要求媽媽買沙包,就掛在餐桌上方,每天家人都要壓低身體,以免被沙包打到。

接受台灣的《商業周刊》專訪時,他說自己中學畢業好,成績不好沒考上會考,在家裡不是打拳就是睡覺,當了半年的米蟲,那時他就想:「這種一事無成的人,就是愛做夢、胡思亂想,除了當演員還能做什麼?」

他說,從小生長在困難的環境,教會他「成功原來不是那麼容易」,必須「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做到一點點的成功。」李小龍也是經過很多艱苦的過程才能成功,這就是人生。

當官剷除惡霸大快人心

人生有喜有悲,也有善有惡,相信小人物努力能開出成功花朵的周星馳,在電影中表現的「善惡價值觀」與中國人所說「壞人得到報應、好人終有好報」相映。

將這個概念表現極致的是一九九二年《威龍闖天關》,由杜琪峰執導,周星馳、梅艷芳主演。這是《少林足球》上檔前周星馳主演中最賣座的一部電影。

片中周星馳飾演清朝有名的狀師宋世傑,為了錢替有罪的富人脫罪而遭天遣,太太接連生了十幾個兒子都相繼早夭。為了不絕後,宋世傑經妻子勸告後決定不再造惡業,於是封筆停止辦案,並開了家小客棧謀生,沒想到卻捲入一樁命案官司,官官相護下還因此下獄。

在與妻子的配合與聰明智辯下,廣州知縣與山西布政司之間的內幕交易終被揭露,將一干人等繩之以法大快人心,最後周星馳飾演的狀師終於得到多子多孫多福氣的回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