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萱
文/陳念萱
天下太平的好處,就是養出一群又一群愈來愈漂亮的人,但若太平得過久,壞處,就是紐約街頭重量級的汽油桶晃來晃去,這個年代,變成浪費糧食的減肥年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最大的惡,來自於徹底放棄。
上了一定年紀,代謝遲緩,即便是多吃一點點,也成累贅。再加上吃喝玩樂花樣多,晚上捨不得睡覺,更讓臟腑不得閒,便加速了代謝的老化。想要急速排泄掉血液肌肉中老化的脂肪,談何容易?腰圍一天天地腫脹,就更不願多走路排汗,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很容易便自我放棄,乾脆徹底縱欲地亂吃,毫無章法地以為這樣「很快樂」。殊不知,多吃,不會馬上長肉,但若真長起來,乃至感受到負擔,想要消滅掉,早已不知不覺累積過久,而非三天兩日之肥。
我們的業,就像身體多餘的負擔,等感受到壓力時,早已寒氣深入,一時半刻,休想逼出來。
「能淨業障分」這個篇章,對於清除萬年惡疾,實在太重要了。
通常,惡業過重,既然已無救藥,索興變本加厲。但佛陀給了方便,不給人丁點藉口妄自墮落。前面的篇章,看凡人閱讀《金剛經》便有無邊際的功德,深覺佛陀不可思議,無比慈悲。未料,到了這個篇章,更讓人暈倒。無量劫以來累計的惡業,若能受持讀誦此經,也能消滅,並且還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簡直是卯上了人類的惰性。
為了取得信任,確保自己所言不虛,佛陀還拿自己累計無量阿僧祇劫供養諸佛的功德,遠遠低於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做比較,這譬喻,難以相信佛陀會打妄語,卻心驚膽戰地虛心接受了。
看到這裡,也許會有人嚇得「心即狂亂,狐疑不信。」不但無法接受,還要懷疑猜忌。也有人會認為絕無可能,好心好意怎能當驢肝肺,更何況是佛陀的好意?我自己則深有感觸,經常無端端沒來由無條件地想對人示好,卻引來一陣驚嚇猜測,鬧得不歡而散,誤會叢生。更何況,佛陀提出的條件,僅僅是閱讀《金剛經》,便能掃蕩無量劫惡業。
佛陀還要補上最後一句來強調:「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六祖說:「是經義,即無著無相行也。」若能放下所有的成見,沒有想法沒有念頭沒有期待沒有目的地受持讀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連我這疑心病特重的,都慢慢開始相信有可能了。
因為要做到「不生法相」,早已超越阿羅漢果位,什麼業不能消除?這距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有多遠?佛陀端出來的功德,果真是真實不虛啊!
一線觸機,不過如此,一念相續,也僅受持讀誦此經,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