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會依著自己的好惡來評量植物,將之區分為野花或園藝植栽之珍品。五節芒該如何去評量區分呢?
在台灣,許多人秋冬時節會上山賞芒,讚為滿山飛雪;更多的農家、園藝經營者和果農則對之恨之入骨,此物百無一用,極易傳播繁殖因而除不勝除,只稍一疏縱,瞬間即長成巨形叢聚狀,用大鋤頭都難以撼動。因而更多人認定了在野草中,五節芒堪稱首惡!
原住民會耐心的剝下嫩筍及嫩莖部位做成野菜,以前人家也會用它的花綁成掃把;但一般人家還是不會把這摘了來當野菜或綁了當掃把的,因為它的葉緣極其銳利,一不小心就會被割得皮破血流。桃園古名「虎茅庄」,據說就因為野芒太利害了,傷人如虎。
白石莊周遭許多休耕農地,入秋後芒草飛揚,因而莊園內也常見突然冒出芒草成叢,非常懊惱。直到有一次回加拿大小住數十天,閒閒逛時,見到了「奇觀」,內心才為之釋然。
什麼奇觀呢?一戶人家漂亮的豪宅,正門口精心植栽打扮的庭院,中央竟種了一大叢五節芒。天哪,台灣人討厭至極的五節芒,竟被這大宅院的富豪人家當成了炫耀四鄰且用以開門迎賓的寶!
驚奇之餘,忍不住再細細欣賞這主人的品味,發現在萬花之中那一叢五節芒,果然出落得落落大方,搖曳婀娜,大有看頭。
五節芒也有動人之姿,即使百無一用,也有可觀可賞的另一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