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正視校園血案的潛在因素

 |2012.12.18
1488觀看次
字級

十二月十四日是個悲傷的日子。這一天,中國和美國都發生慘絕人寰的校園喋血案。人類的屠殺,令人心驚心痛,瘋狂地殺害稚齡幼童,讓人哀痛莫名。

同一天,中國河南省三十六歲的閔應軍持刀闖入一所小學,殺傷了二十二名學童。在美國,二十歲的康乃狄克州藍札,先在自己家裡槍殺了母親後,就前往母親任教的國小,大肆屠殺,總共奪走二十六條人命。

美國有線電視台(CNN)報導指出,美國和中國雙雙發生校園命案,顯示當今社會,沒有任何國家能免於自己國人對陌生的整群人大開殺戒。去年挪威的布雷維克槍殺了七十七個人;在一九九六年,蘇格蘭也曾發生槍手殺害十六個孩子和一位老師的案子。今年稍早,澳洲塔斯曼尼亞省的亞瑟港,也有三十五人被射殺。在中國,光是二○一○年,就曾發生三起攻擊事件,傷害了至少四十四名孩童。

多年前,台灣也發生過校園喋血案。一九八四年三月三十日下午,一名男子帶著硫酸闖入台北市螢橋國小二年級教室,對著正在上課的四十二位學童與輔導老師潑硫酸之後自裁身亡。這起慘案造成許多孩童受傷,甚至有人失明。許多人記憶猶新。

中國、美國和挪威,社會文化差異甚大,但是這樣的悲劇都不是第一次發生,也未必是最後一次。孩童的家長實在很難想像,早上還好端端上學去的兒女,竟然就回不來了。在學校受傷的孩子,日後身心重建也非常需要時間。

為了避免校園喋血事件,中國引進很多措施確保校園安全,包括購買刀械必須出示身分證明,逐一登記。美國是個可以持有槍械的國家,購買槍枝一樣要登記身分證件。不過登記制度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校園喋血案背後的另一個因素,是現代人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每個人面對工作、婚姻、情感、財務和競爭壓力的能力不一,精神疾病患者也快速增加。雖然大部分的精神疾病患者並沒有暴力傾向,但是極少數有暴力傾向的患者,卻讓整個家庭頭痛,須有醫療和社福單位介入,以避免悲劇發生。

到目前為止,還有不少人對於家裡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感到自卑,不願積極尋求外界協助。左鄰右舍也缺乏意願和專業來協助這樣的家庭。這些社會的不定時炸彈,經常就這樣隱身於各個角落。

媒體在報導類似的暴力事件時,也應自律,避免過度強調事件的戲劇性過程與細節,以免有人仿效。目前各種訊息都幾乎同時傳播到全世界。理論上,一個犯罪事件新聞播出,就會有人仿效;這也是世界先進國家,對於自殺新聞都會加上警語,並且盡量不詳述細節的原因。

目前各媒體對於過程更加血腥震撼的校園喋血案的新聞處理,並沒有明確規範,目前也只能靠媒體自律,展現專業倫理。

心理分析認為,欺負弱小者很多是沒有自信,不擅長溝通的人。從這個角度看來,校園喋血案殺手會針對手無寸鐵的兒童,也可能有這樣的潛藏因子,應該從每個人的教育著手,讓兒童在成長過程提高自信,避免挫折。這是讓社會和諧平安的要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