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夠大膽 教孩子解決問題

李祖翔 |2012.12.15
1471觀看次
字級

台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理事長許芯瑋,同時也是DFC的台灣發起人,表示自己一路念書成長,深刻感受台灣的教育就像工廠制式化生產一樣,踴躍發言或有奇思怪想的人會被當成問題人物,「很可惜啊!」她說。

許芯瑋自認很調皮,好在老師對她都很好,讓她能享受學習的樂趣,直到她當老師後,發現對老師而言,或許統一教學真的比較好衡量進度、管好學業成績,可是多數老師還是忽略「適性衡量」,「所以我很茫然,覺得現有教育的目的,只是養好一位高知識分子,不是我想像中的,認為是找到自己想發展的路,然後做對社會有正向價值的貢獻。」

聽到印度河濱學校校長瑟吉的演講後,覺得觀念和自己相仿,就將DFC引進台灣,第一年她找校內的高中生實驗,第二年覺得要向下扎根,就有組織地巡迴演講,認識各地中小學的老師,成立工作坊,第三年立案為協會。離開了教書的工作,有規模的把影響層面擴大,透過政治大學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中程計畫及教育部的合作,採質化、量化研究,確立DFC這一套能讓老師帶著孩子去實踐,是正規的教學方針,「而且這個活動與全球同步!我們一起看著孩子怎麼做、怎麼成長、怎麼改變世界!」

方法突破制式化

台灣DFC最初是競賽,後來定義為挑戰,協會本來設計頒給最放肆另類的創意計畫「大膽突破獎」,引起最多人響應的「登高一呼獎」,最具環保思維的「環保尖兵獎」等八大獎項,今年改為「十大特色故事獎」(如圖1、圖2、圖3),只保留了「綠色小巨人」與「歷久彌堅獎」,鼓勵環保議題及延續往年行動的團隊。

許芯瑋說,大人教給孩子的方案,往往是制式化的思量,所以主題多是全球暖化、節能減碳,執行方式常是募款、連署,可是孩子自己想到的東西,才會讓大人訝異:「我怎麼就沒想到這種事?或者怎麼他們會有那樣的想法?」就像學生曾利用塑膠杯,製作雨傘收納器,這一個雨水亂滴和不美觀的問題,在許芯瑋念書的時候就讓她困擾過,當時沒有人想過要解決它,所以她說,當學生找出問題核心,即使不是用最好的解決方式,或甚至找不到解決方法,協會都認為他們應該被肯定!「有創意,夠大膽,即使失敗還愈挫愈勇,這就是我們要給孩子的教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